《沪上2098》
拾钰 著
读客文化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
夏日午后,翻开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沪上2098》 ,开启一段穿越时空的神秘之旅。拾钰的文字沉稳大气,优游不迫。
“2098年的上海街头,人们和自己的智能机身形影不离,慵懒地漫步于八维地图中,感受各个时空的上海扑面而来的魅力。”封底的介绍直接点明时空,2098年的未来属性,上海的地域属性,以及“人与机身”的关系,观照人与世界、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三重理解。
正如作者所言,“就像一个提示词工作者,在和机身的朝夕相处中,让对方理解人体组织的精密,动植物的奥秘、古诗词的美好以及多姿多彩的人性。这些本来就是银河系的璀璨光华,作者捡拾起来,联想成为一种未来生活的可能。”
人与人形机器人相伴,当然不是一个新鲜的设定。
古希腊神话中,工匠之神赫菲斯托斯打造过黄金少女作为宫殿的侍女,而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才达·芬奇也曾在手稿中,留下过有关仿人机器人的设计图。
前些年波士顿动力发明的机器人后空翻风靡网络,而就在2023年7月20日特斯拉二季度业绩说明会上,埃隆·马斯克表示,特斯拉已经生产了十台人形机器人。他甚至还说未来机器人可能人手一个。
结合小说的创作时间,作者自不会是为了赶热点,只是关于“人工智能”的思考的确会激发人类关于自身的思考。
《沪上2098》作为一部小说,它提供了一个情节足够丰富的文本。其中的细节描述与情感脉络是开启读者心门激发共鸣的一把金钥匙。从一开始在小说中提到“机身,这个时代每个人的机器替身。他代表的就是你,身份证也和你共用一个,可以代替人做很多人类不想亲自去做的事情”,机身华华对“我”的称谓“ME”就是“自己”,到小说的后半部分,“我”和伙伴们设计了一个“机身社交基地”,机身们在共学的作用下,弱思维能力展现出来,并逐渐不受人类控制,“我”所在的人工智能公司为了安全起见,开启大规模的机身程序重装业务。最终机身华华在不拖累“我”,并希望我“早一点回归到正常的生活”的情况下选择了“自我放弃”,毅然决然浸入水中,而最终“我”最终退出了机身圈,过上了人类传统的生活。
这似乎是一种隐喻,就像后精神分析的集大成者拉康所说,人对于自我的认识通过自己在外界的映象反作用于人的心理,在水中或者其他反射物如镜子中得到自己的映象,凭借这种映象,人可以确立自我的形象,把自我与他人区分开来。机身华华之于“我”,其实是“我”的另一重观看世界的方式。在这一过程的想象中,既有作者对人类“未来往何处去”的思考,但最终是一种“田园将芜兮胡不归”的一种心灵奔赴。作者在小说的创作中,其实是在寻找人类的精神家园。在这个过程中,作者获得一种“智性”思考的快乐,而这也通过文本传达给了读者。
这种“归园田居”的底色,也可从这本小说的“上海”色彩中窥得一二。
书中提到,为了吸引游客,塑造有差别化的旅游特色,上海启动了恢复河道、恢复老城厢古城水韵的改造。在书中,凡是涉及到上海的老城厢、石库门、黄浦的来历等等,均可看出作者平日的观察与积累,以及对上海这座城市的熟谙与不言自明的深厚情感。
写作《奇迹之城》的西班牙小说家爱德华多·门多萨曾这样说,我少年时代开始写作的时候就有写一个城市,任何一座城市的历史的愿望。我选择了巴塞罗那,因为它是我的城市。对于拾钰来说,上海也应该是她的城市。 黄浦江边的东方明珠,自然不只是陆家嘴林立的高楼,它更有石库门及豫园、醉白池等等江南水乡的婀娜。正如色调温润的封面,是江南的小石桥与一幢门楣上题有“东吴世泽”字样的石库门老建筑。
城市精神总是通过人体现出来的,书中随处散落的对茶文化的爱好,无疑也是让这本营造了未来高科技感的书同时又具有了江南水乡市井生活的从容质感。
维特根斯坦说:“世界并不就是一些事实,人的心灵永远追求理性以外的解释。”《沪上2098》在日常生活的描绘中,不乏有哲思的吉光片羽,或是借由人物之口宣之,或是融入一己的体会,也因此,这本小说在接近架空科幻的背景下,呈现出作者的灵心与慧思,接通广大而无限的劳世浮生。同时,这也让读者的阅读体验就像海边观潮,洪波涌起,星汉灿烂。
也因此,一部有诚意的小说,是能看到作者的思想根基、知识涵养、思维特征与言说方式的。在这部小说里,正如有学者言“能在广阔的宇宙俯仰、时空纵横与物我交汇中,凸显以情感和价值为中心的人文维度,洋溢着隽永浓郁的诗性。”我愿借用这个评价送给拾钰的这部小说。
作者:毛文琦
编辑:袁琭璐
责任编辑:朱自奋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