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视剧研究和评论的角度,总结和评判新时代十年沪产电视剧取得的成果,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把一个门类的文艺创作,放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和空间范围内,进行一次总体性观察、分析和研究,是一种科学思维方式,也是文艺批评的一个重要方法,更是一种高水平的学术研究范式。总体性视野下的影视评论,在当下新媒体批评盛行的时代,在即兴式、零散式、碎片式、网红式批评无处不在的评论环境下,更应该得到加强。它可以对一个时期以来,文艺创作中呈现出的一些总体性特征、倾向、思潮、风格、手法等等作出宏观评判,以便从文艺发展规律的角度,来总结文艺成果,指导今后创作。
面对新时代十年沪产电视这50多部代表作品,我们既可以看到上海十年来电视剧创作发展的整体风貌,也可以见证沪产电视剧十年的发展步伐和所取得的成绩;既可以品味沪产电视剧的文化品格和地域特色,又可以领略最具典型意义的当下都市生活景观;既可以体察“沪上人家”的情绪心态与人生况味,更可以从中洞察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轨迹。
十年来沪产电视剧创作的第一个特点,是题材的丰富性和风格手法的多样化。
与全国电视剧的整体风貌相一致的是,在十年来沪产电视剧的篇目中,现实题材是数量最多和最亮眼的题材类型。这类作品,占据了沪产电视剧的近一半的数量。其中既有以开阔的历史视野和典型人物的命运来呈现改革开放四十年发展历程的作品如《大江大河》《风吹半夏》《大博弈》《突围》等,更有以都市百姓生活为内容、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寻常人家的生活故事。这两类现实题材作品,反映出沪产现实题材剧所具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它所具有的历史意识和时代意识,一个是它所具有的“人民性特征”。从风格手法上看,前者有贯穿作品的时代风云气象,后者则有细腻感人的当下现实生活中的红尘烟火。
在建立起以现实题材为主干的同时,沪产电视剧十年来在题材上的丰富性也折射出海派文化的开放包容和多姿多彩:婚恋、情感、职场、家庭、英模、抗疫、海外追逃、援非医疗、古装玄幻、历史传奇、年代纪事、革命历史、科幻奇观等等,这些多样化的题材和类型,构成了沪产电视剧内容的丰富性和风格手法的多样性。
沪产电视剧创作十年来的第二个特点,是对当下都市生活题材的深度开掘,对都市生活景观的精准呈现和对都市人生存状态的细腻描摹。
都市剧是近十年来现实题材创作较为热门的题材类型。在这个题材领域,沪产电视剧为此贡献出了不少精品之作。这些作品代表了当下中国都市剧创作的内容特点和品质特征,以强烈的都市气息传递出浓厚的社会情绪和对生活的价值认知。
以家庭、职场、婚恋、教育、住房等民生话题为切入点,写出当下都市人的生存状态、情感需求、人际关系和人生选择,是沪产都市题材剧的叙事重点:《小欢喜》《小别离》《小舍得》《小敏家》《心居》《安家》等,可以说是这类作品的代表之作。这类作品,精准地捕捉到了都市人生活中的所思所想,有焦虑,有期盼,有努力,有获得,有纠结,有释然……既有寻常生活中柴米油盐构成的世俗欢乐,也有因子女教育,住房改善等热点话题所带来的内心焦虑与困惑。生活的烦恼与努力后的获得感,让沪上人家的日常生活,呈现出了活色生香的质感,也让观众清晰地体察到了在大都市万象纷繁的背景下,生活的涓涓细流是怎样日夜奔腾不息。沪产电视剧中细腻的写实风格与都市生活情调的晕染,让这类作品在中国现实题材创作中,展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
与生活剧同样具有鲜明沪产剧个性的作品,是沪产电视剧中的女性题材剧,其中,《三十而已》《二十不惑》可以说是其代表作。以女性的年龄、职场、婚恋、闺情、家庭为叙事主线,探讨当下都市女性面临的种种人生选择,把严肃的人生思考,融入女性意识和日常细致的生活细节和微妙的情感状态之中来表达,这是沪产女性题材剧最为擅长的内容和风格特色。剧中的现代城市气息和生活的时尚感,与人物内心的传统与现代观念的交织与碰撞,让沪产女性题材剧带有了一种独特的表现生活的角度和思考生活的深度。
十年来沪产电视剧创作上的第三个特点是既立足于上海又面向全国,体现出上海文化的丰富性、包容性和开放性。
新时代十年沪产电视剧的成就与收获,既有立足于上海特色的题材创作,更有面向全国的视野和追求。革命历史题材剧《破晓东方》《光荣与梦想》《特赦1959》、年代剧《老酒馆》《老中医》、反腐剧《猎狐》、援非医疗剧《埃博拉前线》、历史传奇剧《梦华录》、军旅剧《特战荣耀》、冬奥剧《超越》、英模剧《功勋》、抗疫题材剧《在一起》、古装剧《庆余年》,以及取材于名著的《人生之路》等等一大批作品,既是新时代十年沪产电视剧的丰硕成果,也代表了近年来中国电视剧发展的突出成就和整体质量的提升,它们为中国电视剧赢得了良好的声望和口碑。特别是在创新性表达上,这批作品也在努力突破固有题材和类型藩篱,为中国电视剧注入了一股强劲的创新动力。比如被称为是中国科幻剧开山之作的《三体》、大胆采用双时空叙事来讲述数学天才人生故事的《天才基本法》等,都显示出沪产电视剧在题材和手法上努力追求创新的勇气和功力。
当然,在盘点沪产电视剧创作成绩与收获的同时,也还想对今后沪产电视剧创作寄予两点希望:一是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具有国际交往频繁、中西文化交融的特点,但在国际化题材的创作中,目前还鲜有成功的作品;二是上海作为全国的金融中心,题材资源丰富,但以金融领域为题材的作品,也显得有些薄弱。这不仅是沪产剧的“缺憾”,也是近年来全国电视剧在题材上还需要填补的“空白”。这两类题材,都属于“高端性”创作,希望上海电视剧创作界,能够发挥出自身优势,对此予以关注。
作者:李京盛(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
编辑:范昕
策划:邵岭
责任编辑:邵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