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居室求学(四)
40多年前,知识分子的英年早逝曾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罗健夫、蒋筑英的事迹经过媒体传播,曾感动中国,激励一代青年知识分子为国家的四个现代化发愤读书,努力工作,无私奉献。报纸对知识分子楷模连续报道的长篇通讯,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吉林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副研究员蒋筑英和陕西骊山微电子公司工程师罗健夫,他们病逝时才40几岁,正是大有作为的壮年。关于蒋筑英的报道,我读过几遍,还记得长篇通讯里的细节:他热心帮助邻居修理家电、管道;他走路、上楼梯都以跳跃的姿势。不幸,他在公务外出时因积劳成疾,客死异乡。
当年,胡乔木读到两位中年知识分子英年早逝的事迹,又观察比较其他新闻单位对英模事迹报道的冷热,以悲伤激愤的心情写下《痛惜之余的愿望》。文章发表于1982年11月29日,现已收入《胡乔木文集》第三卷。
不久,我又读到宗璞的《哭小弟》,对在科研第一线倒下的又一个中年知识分子再添痛惜。宗璞说她读到胡乔木《痛惜之余的愿望》后,因她的小弟和一批中年知识分子的英年早逝的悲情“稍得安慰”。她的小弟冯钟越是飞机强度工程师,工作在西北,生活条件艰苦。宗璞写道:“我一直以为小弟是健康的。其实他早感不适,已去过他该去的医疗单位。区一级的说是胃下垂,县一级的说是肾游走。以小弟之为人,当然不会大惊小怪,惊动大家。后来在弟妹的催促下,乘工作之便到西安检查,才做手术。如果早一年有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小弟还可以再为祖国工作20年!”岂止20年!冯钟越病逝时刚刚50岁,以近年去世的两院院士的年龄衡量,他完全可以再工作30年甚至40年。他是在西南联大和清华园长大的,上大学念的是清华大学航空系。因病在北京住院治疗时,有医务人员对他说:“回你们陕西去吧,看不好了。”他已年过九旬的老父亲冯友兰先生写了挽联:“是好党员,是好干部,壮志未酬,洒泪岂只为家痛;能娴科技,能娴艺文,全才罕遇,招魂也难再归来。”《哭小弟》收入《宗璞散文选集》,我的这一本是宗璞老师亲手送我的,弥足珍贵。《哭小弟》已经成为“哀伤”类散文的典范,也见证了一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
胡乔木是从清华大学出来的革命家。他敏锐地看到,中年知识分子早逝,和他们长期在艰苦的地区工作、缺乏较好的医疗保障有关,所以,他大声疾呼:“希望一切先进知识分子所在机构中的党组织、每个党员以及每个正直的公民能够更多地更好地关心这些先进的人们。确实,除了在那个使我们大家都痛苦的时期以外,我们不能过多地责怪长春光机所和骊山微电子公司没有照顾好蒋筑英和罗健夫。但是痛定思痛,我们仍然不能不想到,在这些方面未必没有许多欠缺。我们为什么不能更早地注意到他们的病情,在来得及的时候挽救他们的生命呢?我们为什么不能更多地采取一些严格的强制措施,让他们得到稍为好一些的工作和生活的条件,得到比较接近于必要的休息呢?人啊!共产党员啊,你们没有权利对周围的人和事冷漠敷衍。”
如果我的记忆不错的话,胡乔木的文章发表后,党和政府对知识分子的工作生活条件的改善出台了文件:每年定期体检,解决夫妻两地分居,改善知识分子的住房条件,优秀知识分子、专家学者代表每年暑期在北戴河休假,体现了党对知识分子的关心。近年去世的两院院士、专家学者,之所以得享高寿,就是党对知识分子政策的落实结果。
专栏名集字:马一浮书法
>>作者简介:
卫建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编审,著有散文随笔集《寻找丹枫阁》《陈谷集》等。
作者:卫建民
编辑:周怡倩
责任编辑:朱自奋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