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正是踏春好时节。随着一年一度“上海樱花节”的到来,2023“水+墨:都市镜像”展览也于3月21日在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拉开帷幕,聚焦国内九位艺术家近几年最新创作,通过不同的形式和媒介来反映他们对于都市、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呈现当代都市水墨在语言和形式方面的探索和成果。
当代“新水墨”是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自2012年起致力于研究的学术方向,并以“水+墨”为品牌,成功举办了八届相关主题展览和学术交流活动,每年从不同角度进行艺术实践,探讨“新水墨”发展的话题,吸引了众多市民爱好者的关注和参与。
本届展览由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马琳博士担任策展人,上海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立行作学术主持,共展出都市建筑镜像、人物景观、都市风景与花卉、水墨空间等四个板块47件作品。其中,汪家芳、毛冬华和倪巍的作品通过不同的视角和水墨语言,表现了他们眼中现代化进程中的都市建筑和工业遗存。在汪家芳展出的一组《城市系列》作品的画面中,城市不是传统的写生画面,他借鉴了当代水墨的构图与技法,用气韵烘托气势,营造一种蔚生霞光的画面效果,给人一种升腾的视觉冲击力。
毛冬华的《观海》系列作品,通过现代玻璃幕墙的反射映照来呈现古典建筑,并以此构建画面的主要形式,使熟悉的事物陌生化、增加想像空间和时空体验感。
倪巍的城市水墨则是另一种视觉语言,他的画面通过繁复的的墨线交织建构成城市的肌理,与传统水墨留白、以少胜多的方式相反,以不断走高、走密、走向繁复无尽的线条表现城市建筑,庞大的体量带来的是视觉的震撼与压力,反映出对于城市的内心感受与潜在理解。
恰逢樱花盛开之际,展览现场也呈现了多组水墨花卉作品。艺术家以不同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知的表达,拓展了观众对都市风景和花卉的多维度艺术感受。在李戈晔充满诗性的《花开无声》系列水墨作品中,艺术家通过淡蓝、粉红、浅绿、浅绛的色调描绘了四种不同的花卉,单纯的设色通过层层晕染呈现出丰富的层次变化。而四件方形立体装置《花影》作品,打破了传统水墨的创作语言,用水墨颜料分别在不同颜色的亚克力平面上描绘了花卉元素,当阳光穿过亚克力时,在墙面与地面投射下彩色光影,如同水面波光闪烁,非常生动。
鲍莺在本次展览中展出了城市写生与自然写生两组作品,画面再现了原生态的自然面貌,不论花卉植物,还是城市隔离带,画面结构繁复却不凌乱,富有节奏感,充满浪漫气息。
在展览现场,观众亦能欣赏到水墨最为淳朴的一面。如马新阳的四组花卉作品,《花如雪》是为配合本届樱花节特别创作的一幅水墨樱花作品。
《东风至》则描绘了一派水滨桃源的春日景象,呈现大地回春,万物复苏之寓意。她的作品基本上都以折枝为构图,在创作时思考如何将传统笔墨技法运用到当下城市里花卉草木的中国画写生中去,秉承着这种理念,通过小写意、没骨法等最优雅平和的表现手法,赋予了传统中国画新的生命。
展览突破了往届“水+墨”展的平面展示方式,以雕塑作品将水墨空间立体化呈现,拓展了“水+墨”的外延。青年雕塑家庞海龙的作品《still-life》以灰尘为媒介,通过这种特别的当代水墨语言完美地融合了时间与空间,将水墨空间花园搬进了本次展览现场。在庞海龙看来,灰尘具有双重性,看似微不足道,当它经过时间的沉淀,灰尘就会呈现出一种压倒性力量,庞大且不容忽视。而冯崇利在其作品《风之痕》中以写意的手法展现了大自然的崇高与神秘,作品中蕴含的张力,极强地表达了矛盾、相容、冲撞与共生的文化意象,融入环境,引人思考“自然与人文、物质与精神”的永恒主题。
青年艺术家孙源的作品则是围绕都市人物景观,把平面的水墨作品转换为彩色的立体装置作品,一组组人群在现实与想象之间行走。她将玻璃彩绘形式呈现的亚克力六面绘装置作品,以透明材质为介质,借以光完成作品在不同光线、光照角度及空间中的视觉性。光的穿透力将作品中的芸芸众生照射在作品以外的空间中,形成新的外延与对话。
本次“水+墨:都市影像”展览将持续至5月28日。为了更深入讨论主题并加强与社区的互动,展览期间还将举办学术研讨和工作坊等活动。其中,学术研讨将邀请相关专家围绕展览主题中的都市、文化和当代水墨进行讨论。工作坊邀请参展艺术家与社区居民围绕春日里盛开的樱花共同创作,不仅使樱花节与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通过展览联动起来,同时也把展览与社会美育相衔接。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