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家与小说家是水乳交融还是“水火不容”?究竟什么样的关系能促进良性文学生态?
近日,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金理新著《风中结缘:论小说六家》由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集中谈论叶弥、鲁敏、田耳、葛亮、张忌、郑小驴六位活跃于中国当代文坛的作家。
以“作家论的志向与技艺”为主题,金理、黄德海与赵松在朵云书院·旗舰店“上海之巅”读书会围谈。金理更愿意将新著比作一本“素面朝天”的小书,在他看来,理想的作家论写作状态,“仿佛与友人促膝长谈,但又并非刻意寻觅与经营,好比各种不期而至的风自行运送而来”。
赵松观察到一个现象——不少作家警惕评论家,甚至是反感评论家。“为什么?每个作家就像魔术师一样,变戏法,有很多的技巧手法,明明是假的,但看似真的一样,很神奇。评论家就是在后面专门揭开戏法所有的秘密,这是一种相反的行为。几乎所有的作家,经典好的作家,都是在不断去寻找不确定性、未知的领域,进行创作与想象。但是评论家总要把他拉回清晰的界面上,给他命名、评定。这种矛盾是天然的。”
这种关系某种意义上也是共鸣、交流的状态,但整体上作家在评论家面前“心情比较复杂”,“有的作家喜欢隐藏自己的想法、喜好,避免被评论家利用。”因此,赵松更期待“作者型评论”——像在跟作者聊天,而不是架子摆得很高、俯视着作者。
但他也直言,聊天这个状态很难,意味着真正的自然亲近,“聊天不是跟谁都可以聊,一定是彼此认可,有一种认同,认同彼此大部分的价值观、眼光、感觉,大家有话可谈,有一种共鸣。《风中结缘:论小说六家》就接近这种认同,调子没有那种丁丁当当,也没有唾沫飞溅,或是套话、引经据典。”
由此,在赵松眼中,评论不是评奖,而更是一种发现——走心的捕捉,不被大数据捆绑的趣味。“作家和评论家之间存在某种内在张力,是反侦查和侦查的关系。越优秀的作家越难被彻底解释清楚,而一个好的评论家也不会总是试图揭秘,更多呈现发现的过程以及过程中的体悟。”之所以要不断去发现,也是为了防止思维的固话——固化看上去挺舒服,“不用怎么动脑就可以说出来,但非常危险,就像炸薯条的机器一样不断重复。阅读也好,评论也罢,一个重要功能是让自己获得更新的打开世界的能力。”
“评论家和作家、作品之间的关系,是良性竞争者。作家可能写到非常出色的地方,但没有想得很清楚,评论家要跟他一起走向更远的世界。”黄德海谈到,所谓气味相投,更多是一种精神上的相互辨认。他评价,因为熟悉当代文学的丰富生态,《风中结缘:论小说六家》收的虽是单篇文章,却显示出整体的思考脉络;由于热爱写作对象,书中论及每位作家,都如同对知己谈天,看起来波澜不惊,说的却是隐微的心事;缘于性情的温厚宽和,金理的文字很少炫技,而是自然疏朗,有当下难得的收放自如,从容舒卷。
金理打了个比方——法国作家布朗肖有个词叫“知识友谊”,他和书里这些作家的关系有点像“文学发小”——“大家结缘很早,那时候都很年轻,一起上路,遇到风光旖旎的地方,互相指认,脚下遇到小石子,同样互相指点一下:你不要走错路,最美好的方向在哪里。当然在旅途中,你的设想、规划有时可能会落空,你对作家的预测也可能落空,他的写作方向走到你前面去了,远超出预测,但你非常欣喜,这同样是评论家与作家之间一种动人的关系。阅读和写作是自我修正的过程,打开窗,听听其他地方的风声,照见思维盲点,体察触摸自己的短处。”
复旦大学教授张新颖认为,批评活动不仅是针对作家作品、读者、社会的,也是针对自我的,好的批评实践也是自我不断充实和提高的实践,这样批评才对自我有魅力,批评主体的不断成长才保证了批评的持久活力。《风中结缘:论小说六家》是在这样方向上的尝试。
作者:许旸
图片来源:出版方
编辑:徐璐明
责任编辑:柳青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