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会提出很多极其质朴的基础问题,会促使我们回过头来反思学术专业上的一些课题。人文普及和学术研究之间可以相辅相成。”考古学家许宏在散文随笔集《许宏的考古“方”》分享会上如是说。
作为田野考古人,许宏入行40余年,当了20年考古队长,亲手发掘出中国最早“紫禁城”和“超级国宝”绿松石龙形器;主编过天书般的考古报告,出版了砖头厚学术专著,他的“解读早期中国”系列、“考古纪事本末”系列、学术自选集系列图书兼顾专业性与普及性,是图书市场热销品。近些年逐步从“田野”走向“沙发”,他积极投身公众考古普及,在喜马拉雅上侃“宏观考古”,成为B站UP主,为年轻人科普考古知识。
首部散文随笔集《许宏的考古“方”》分为《装作有闲》《透物见人》两册,由河南文艺出版社推出。装帧因其充分利用考古元素符号设计而独具匠心,曾获2022年度“最美的书”奖。书名里的“方”,既包含田野考古里的探方,也囊括了考古人从方法、方略上的思考。相较于他以往严谨规范的学术著作,随笔文字更贴近大众读者。《装作有闲》中既有作者对考古命题的有感而发、直抒胸臆,也有短评微论的真知灼见;既有蓦然回首青春的感慨,也有生活中的风雅诗兴,普通人的烦恼和小确幸;《透物见人》中有对恩师的深情缅怀,对师友的难以忘怀;有对考古圈子的反思与再思;有写书的心迹留痕,也有读书所悟所得……
许宏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不做过多推衍。对考古材料的分析研判,行文看似诙谐轻松,持论却严守学者的严谨和学术的庄重。考古学具有本源性学科特色,其成果辐射和影响其他学科。因其专业和神秘,令圈外人难以走近。如何走出象牙塔,将长期封闭在圈子内的学术成果,以散文化的形式,回馈于社会公众?他作出积极尝试。
穿越于古代与现代、田野与城市之间,许宏在读书、思考、写作的路上,乐此不疲。对此王仁湘感叹佩服,“为什么他的精力那么充沛,活动安排得那么满,还能写作那么勤奋。或许有专业学者、考古学家看不透,也看不惯,认为我们科普、出圈没什么意义。但许宏不一样,他挖方一把好手,编考古报告也是一把好手,写科普文章,一本一本的都能打响。许宏的书不仅一版再版,还有多种外文版,这很不容易。”王仁湘认为应该换个眼光来看考古学科普——“其实按照我的说法,一切考古都属于公共考古。我们获得的田野考古项目,发掘的田野考古资料,都是公共资源,然后把获得的知识再反哺社会,何乐而不为?”
更多作家学者正投身考古领域研究推出人文普及著作。“《岳南大中华史》首次以考古为角度和线索来展开叙写,田野考古现场与历史故事相结合,地上地下、阴阳两面相映成趣,适合对中国历史和考古感兴趣的中国人,尤其是青少年阅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李炳银在《岳南大中华史》见面会上如是评价。
《岳南大中华史:从北京猿人、三星堆到清东陵》凝聚了作家岳南30年考古写作积累,通过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发现、侯马盟书、甲骨文、三星堆、银雀山汉简、曾侯乙墓、兵马俑、马王堆、南越王墓、法门寺、明定陵等12个考古发现,重现了以考古为独特视角的中华五十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年文明史。
岳南谈到,为搜集大量一手材料,走遍大江南北,寻访考古现场,访问多位参与考古发掘的当事人。非考古专业出身的他遇到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问题时,就请教行业专家,采访手记达百万字。“希望通过12个考古发现,让读者看到中华先祖实实在在的生活以及由此形成的独特的习俗与礼仪,重建对中华文明的认知,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了坚强支撑。”
将枯燥晦涩的文献史料与惊险神秘的考古故事相结合,使这部田野考古题材作品有血有肉,引发热烈讨论。全书破解了不少对于中华文明史的种种迷思,如三星堆文明是不是外来文明?孙武和孙膑是不是真实存在?兵马俑到底是怎样的存在?由此,我们能追溯祖先,探寻如“满天星斗”的文明源头,串连起从旧石器时代到清朝的中华文明史。
图片来源:出版方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黄启哲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