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时代交响——全国优秀乐团邀请展演”正在沪上举行。(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供图)
②上海出品原创音乐剧《翻国王棋》。(魅鲸文化供图)
开栏的话
全国演出看上海!料峭春寒未退,申城演艺市场率先迎来“阳春三月”。作为“演艺大码头”,上海成为不少“国家队”“顶流艺术家”的国内巡演第一站。国内名家名团名作强势“引进来”,“上海出品”则加快步伐“走出去”,甚至走出国门,输出海外版权、筹划海外巡演,努力做强“演艺源头”。与此同时,上海积极回应百姓关切,打造文化惠民暖心工程。本报今日起推出系列报道,解码申城如何化演艺淡季为旺季,加快演艺市场复苏,助力拉动文化消费。
“时代交响——全国优秀乐团邀请展演”正在沪上举行,九家乐团接力奏响春之乐章,包括中国交响乐团、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在内的“国字头”乐团纷纷将今年国内巡演的第一站设在上海。
作为即将于2月27日启幕的“演艺大世界—上海国际音乐剧节”重要组成部分,原创华语音乐剧展演季将为观众带来6部作品共计17场演出,让国际经典和原创佳作碰撞交融。而暌违两年的“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也即将回归,从原来的5月提档至3月18日启幕,持续推出新人新作,两周内将举办41台主体演出项目。
春节过后的一两个月本是演出淡季,今年上海演出市场却跑出“加速度”,迎来文化暖春。据统计,今年三月上海仅市属国有院团、剧场就计划演出672场,拉动上海文化市场加快复苏持续向好。
以丰富的内容供给,回馈“期待创新的目光”
传统的演出淡季缘何变旺季?丰富的内容供给是关键。眼下,“时代交响——全国优秀乐团邀请展演”正在上海火热举行。从享有崇高艺术威望的“老牌”乐团,到屡获国际级大奖的年轻乐团,全国九家乐团接力带来18台演出、45首(部)原创作品,展现中国乐团的最高演奏水平。
其中,不少交响乐团和民族管弦乐团拿出精心准备的曲目。比如,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曾在2021年携布鲁克纳《第六交响曲》来沪,这一次又带来了布鲁克纳《E大调第七号交响曲》;苏州民族管弦乐团此前连续五年来沪,收获大批“苏粉”,这次又将带着新作民族交响套曲《江河湖海颂》回馈这些“期待创新的目光”。
为了回馈沪上乐迷的热情,杭州爱乐乐团、深圳交响乐团、贵阳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中国广播民族乐团、中央民族乐团等国内优秀乐团,也准备了一系列的名作。其中,既有莫扎特、柴可夫斯基、马勒、布鲁克纳、格林卡、格里埃尔、拉赫玛尼诺夫等世界音乐巨匠的传世之作,也有来自“时代交响——中国交响音乐作品创作扶持计划”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参演乐团委约新创的作品。交响套曲《我的祖国》、交响曲《中国1921》、第五交响曲《河西走廊》、中国管弦乐《风雅颂之交响》《大河九曲》……一批反映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探索“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新实践的原创作品,以强烈的艺术表现力、震撼力和感染力,彰显民族风格与中国气派的开放视野和文化气魄。
做强码头、激活源头,演艺大世界焕新出发
演艺大世界焕新出发,持续做大做强亚洲演艺之都核心示范区。作为演艺大世界三大节展之一,“演艺大世界—上海国际音乐剧节”即将于2月27日启幕,涵盖“原创华语音乐剧展演季”“音乐剧发展论坛”“华语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音乐剧歌唱大赛”等板块,为国内外音乐剧从业人员及广大音乐剧爱好者,提供一个共知共享的艺术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走到第五年的“演艺大世界—上海国际音乐剧节”,今年会有一个新动作——作为上海音乐剧文化研究中心的实体空间,上海文化广场音乐剧中心将正式投入运营,成为音乐剧的“实体孵化器”,联结演出、制作、创作、经纪等产业链多个环节,通过平台搭建、产业孵化、在地制作等举措,打造“音乐剧创制及爱好者之家”,形成音乐剧伙伴们共生共长的新联结。
紧随“演艺大世界—上海国际音乐剧节”之后,“中国小剧场戏曲展演”将如约而至,吸引国内12个省区市近20部原创新剧目在沪上演,为小剧种撬动大市场。
做强码头的同时,也在激活源头。暖意浓浓的上海演出市场最近还传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亚洲大厦的运营方上海亚华湖剧院经营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与韩国音乐剧制作公司Never End ing Play签订协议,将公司原创音乐剧《翻国王棋》的版权出售给韩方,这是国内首次实现原创音乐剧的海外版权输出,进一步推动上海从“演艺码头”向“演艺源头”转型。记者了解到,《翻国王棋》自去年9月以来已经演出超过100场,每场上座率超九成,票房突破500万元。“上海出品原创音乐剧的市场热度,让韩国团队有信心与中国同行联手开拓韩国市场。”该剧制作人、魅鲸文化创始人王作文透露,韩国导演吴世爀来上海看戏时,被《翻国王棋》的人物塑造所打动,Never Ending Play公司购买《翻国王棋》版权后,将着手复制亚洲大厦的样板,在首尔中心地区打造专门的沉浸式剧场,预计将于2023年底推出韩文版。
作者:姜方
编辑:范家乐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