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传奇:中世纪爱的艺术》
【法】纳塔莉·科耶等著
董子云 吕珊珊 译
新民说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玫瑰传奇》是中世纪流传极广的法语经典长诗,兼有典雅爱情传统和百科全书式的知识,述说“爱慕者”如何追寻心爱的“玫瑰”,有近三百部手抄本传世。本书精选逾百幅珍贵手抄本插图,结合诗段细加赏析,探讨《玫瑰传奇》的故事和叙事手法、意象内涵、相关棋谱,乃至手抄本制作、传播和影响等,带你一窥奢华精巧的中世纪手抄本世界及深蕴其中的文化,徜徉于诗画之间,沉思“寻觅爱情”这个普遍而永恒的话题。
>>内文选读:
导言(节选)
玛丽 – 埃莱娜·泰尼埃
《玫瑰传奇》令人着迷。它的诗句富有音乐魅力,唤起了我们脑海中有关原初之诗的回忆:那是中世纪法国南北方吟游诗人的歌谣,是被喜悦和爱情冲昏头脑、如痴如狂的云雀之歌;它们在徒劳地凝视着少女的诗人心中铭刻下了悲凉的忧郁的《我看到云雀振翅》。在因过时而变得愈发美妙的爱情与荣誉法典的烙印下,诗人呼唤着他遥不可及的爱人、冒险和追求……纪尧姆·德·洛里斯的《玫瑰传奇》诞生于某种属于自然的歌声、香气和美妙之中。正是这自然苏醒过来,邀请诗人成为“爱神”的仆从。在这田园诗般静谧的世界中,寓意之梦将戏剧的阴影投影其中,将生命和意义注入典雅的处世技巧与普适的爱之艺术中。那些被绘制或雕刻在“悦乐”之园墙壁上的一动不动的形象,有着钩子般手指的“贪婪”、目光斜睨的“眼红”、耳朵长满苔藓的“贫穷”,以及园中那些翩翩起舞的形象——拿着镜子的“闲散”、身着白裙的“高贵”、挟着箭的“柔视”,描绘出了典雅爱情的道德准则。另一些拟人的形象,诸如“温存”“危险”和“恶口”,强调了所有初识爱与欲的年轻男子在爱情萌芽时期的大胆主动与踌躇不前。而“理智”与“友人”的对话则阐述了初试情爱的理念。
然而,纪尧姆·德·洛里斯的作品(约1230年)在写到“温存”被囚禁,玫瑰花丛被保护于壕沟和围墙之后就戛然而止了。如果不是让·德·默恩在40年后续写、增补、完结这部作品,将其进行重塑并扩展为一面恋人们的明镜,那么这部有关爱情的百科全书、知识大全——《玫瑰传奇》,是不是可能就永远无法面世了呢?故事已经讲完了:以“占有”的城堡被攻陷,玫瑰被采撷告终。主要的拟人形象,如“理智”“友人”“爱神”仍然存在,尽管他们在另一个不同的情境中换了个样子出现。然而,组织这部“大全”的方式是全新的;现代读者会在其中迷失方向,因其效法了13世纪末巴黎大学里使用的教学方法。由“理智”“友人”“道貌岸然”“老妇”“自然”和“造化”轮番发表的嵌套在一起的长篇大论和相互矛盾的观点正是来源于此。这些拟人形象绝不遗漏任何哲学传统、学派或智慧。在中世纪,这部“大全”是许多格言警句的出处,而今天,人们则试图对其做出种种诠释。
让·德·默恩自如地运用所有笔调来传授爱情的游戏。他通过神话和历史,特别是黄金时代传说的例子,提到了希腊人和罗马人的智慧。他也会让笔下的人物上演一出喜剧:妒火中烧的丈夫揍了妻子一顿,因为她为了她的情夫——一个戴绿帽子的小罗班松浓妆艳抹,去参加什么所谓的朝圣。 在让·德·默恩笔下,格言警句与插科打诨并存。
有关引诱的策略、人类命运中爱情的位置、人类自由意志与神的安排之间的调和,让·德·默恩的这些叩问对我们而言并不陌生。
然而,让我们暂时先沉浸在采撷玫瑰的故事中吧……
作者:玛丽 – 埃莱娜·泰尼埃
编辑:周怡倩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