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次会议偶然遇到华东师范大学一位青年教师。她曾是品读文学经典大赛一等奖获得者,那次获奖坚定了她在文学道路上走下去的信心,现在她的第一本书就要出版了。”日前,与25部经典的上海相遇——2021~2022青年学子品读文学经典大赛在线揭晓,作家、终评委主任孙颙感慨。
本次大赛由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主办,上海市作家协会华语文学网承办,萌芽杂志社、上海市作家协会云文学网协办,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获奖作品25篇,入围奖175篇,组织奖10家单位。参赛者品读的25部经典作品包括:鲁迅《铸剑》、郭沫若《屈原》、叶圣陶《城中》、茅盾《林家铺子》、郁达夫《迟桂花》、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 、丰子恺《缘缘堂随笔》、田汉《回春之曲》、夏衍《上海屋檐下》、王任叔《友谊》、沈从文《丈夫》、丁玲《韦护》、巴金《怀念鲁迅先生》、艾芜《芭蕉谷》、沙汀《兽道》等。
“做研究,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流畅和完美,更需要温度、情怀、境界。”复评委主任周立民希望,从更多文章中看到的不仅仅是方法、结论,还有心声、灵魂的冷热。对这些经典的阅读,就不是课堂作业、课后比赛,而是心灵的撞击、灵魂的对话,“在这个过程中与经典之间相互砥砺提升,进而让经典成为流淌在心间的大河之水,带我们去远方,领略那些想象中的各种风景。”
“这届经典作品涵盖多种体裁,其中小说13篇,散文6篇,内有2篇回忆录和1篇理论性很强的序言,诗歌2部,剧本4部。我们试图让参赛读者通过同等关注,逐步养成对各种文体都能驾轻就熟评论的能力。”评论家、终评委王纪人举例谈到,评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的文章,不局限于序言对鲁迅的阐述,而是从中发现瞿秋白的主体印痕,寻找他与鲁迅之间的真正共鸣。
郁达夫、沈从文、施蛰存等人的小说,也更多进入当前青年评论者开放的视域。如郁达夫《迟桂花》,在某几位并不太老旧的文学史家中仍不被待见,指斥为"缺乏时代特征"、作家"思想上落后于时代"。而参赛的一位青年评论者却认为,《迟桂花》中的老郁和翁则生都是郁达夫作品中惯有的零余人形象,在传统与现代、乡村与都市、启蒙与革命的周旋之间,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文学评论需要从文本出发,不能无根据地标新立异。从另一个角度说,除了要有文本依据,还需要有新的视角和方法,两相结合,才可能得出新的结论,作有创见的阐述。”王纪人发现,施蛰存的心理分析小说引来青年评论者持久的兴趣。比如《石秀》人物原型和情节大都来自《水浒》,但却是施蛰存式的故事新编。有篇参赛文章认为《石秀》的书写策略更倾向于展示随欲望而来的恐惧、焦虑、恋物、施虐、受虐等症状,提示了爱欲的永恒性和破坏性,欲与义的矛盾和心理发展过程,进一步发掘了《石秀》对《水浒》的改写文本所呈现的现代意义。
“经典文学,给予人精神上的滋养和审美上的陶冶。这是跨越时间的美好相逢和深深碰撞。人类文明的成果,就是通过经典的阅读而代代相传。希望更多青年学子,以更大热情投入到品读经典的行列中来。”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王伟谈到,赛事主旨是不断展现当代青年学子与文学前辈的文脉渊源,及时发现发掘出年轻文学评论和文学写作人才。
这样的文脉链接正在不断拓展——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文学研究所的易文杰以解读鲁迅《铸剑》的作品获一等奖,“我喜欢批评能迸发出想象的火花。它应该挟着风暴和闪电。”他引用思想家福柯的话表明志向,“希望在批评写作中,努力给文本与思想带来生命。当代青年能够走出封闭的自我,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在一等奖得主、北京外国语大学蒋依依看来,读文学经典的第一层益处是,能在新的时空中赋予它新的内涵。第二层益处是发现其中永恒的价值,从而永不过时。
作家、组委会主任陈丹燕希望,通过这样不曾间断的推动,鼓励更多年轻人亲近已成为经典的上海文学作品,凝聚城市精神力量。
据悉,“与25部经典的上海相遇”青年学子品读文学经典大赛自2015年发起已举办四届。组委会从入选《海上文学百家文库》的作家作品中选出25部,在华语文学网开辟专区,提供电子阅读版本,邀请参赛学子从中任选一部精读,撰写具有独立见解的书评。此次获奖25篇作品也将在华语文学网以专题形式呈现。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由巴金、于伶、王元化等前辈作家、学者发起,作为主办方连续多年举办品读文学经典大赛。
作者:许旸
图片来源:主办方
编辑:王筱丽
责任编辑:李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