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生·新所内的近百年老建筑孙科别墅里迎来版画双人展“同行:卢治平 & Ingrid Ledent——版画·走近邬达克”,形成中外、古今文化的对话,续写老建筑空间的活力新篇章。
基于对老建筑的保护与尊重,此次展览摒弃了重搭建的布展方式,通过创新性的形式将艺术作品融入老建筑空间:为了保持建筑光影通透性,以透明介质复制艺术作品后固定在玻璃上,模拟出花窗玻璃效果;建筑内的壁炉里也“暗藏玄机”,木棒堆中却藏着两位艺术家的作品;而在建筑一层的衣帽间,一台版画机艺术装置被置于其中,带来独特的观展体验。
“同行”囊括中外两位著名版画艺术家卢治平和英格里德·勒登特(Ingrid Ledent)的经典作品。展出的二十余件版画作品、雕塑及相关的环境装置,包括卢治平的《瓶非瓶》系列,以及为本次展览全新创作的《构筑》系列,还有英格里德·勒登特著名的《一时之性》《思维框架》系列等。这也是版画艺术第一次走进上生·新所、进入孙科别墅这幢百年老建筑空间。虽然,创作源于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两位艺术家却都在作品中对时间与再现性展开了深度思考与实验。
作为版画艺术在中国的倡行者之一的中国版画艺术家卢治平,1947年出生于上海,现任中国国家画院版画专业委员会研究员、虹桥半岛版画艺术中心艺术主持、上海油画雕塑院一级美术师。早在20年前,卢治平就在上海成立了半岛版画工作室,为学生教授在当时还少人问津的版画技术。
“瓶”是卢治平作品标志性的视觉符号,借由这个简明包容的物象作为入口,以“灰”和“湿润”两个关键词注解传统水墨画世界,通过对云霞、山川、花草等纹样的拼贴、错位处理,卢治平的版画语言在延承传统的同时,也对现代绘画原理及方法展开活用,予以生发演绎,开创了一种特立独行的新古典主义风格。“瓶非瓶”的意向关涉中国视觉文化传统中平和、恬淡的审美取向,也是自身精神、内心观察的外化。它既是艺术态度,也是生命态度,甚至是对当下献上的细声柔语的抚慰。
著名版画艺术家、国际版画联盟主席英格里德·勒登特(Ingrid Ledent),1955年出生于比利时布拉斯哈特,曾在全球举办过20多场个展,并在版画领域获得过12个国家级、14个国际级奖项。
英格里德·勒登特专注于石版画的创作,将皮肤及皮肤的手绘肌理进行对照,是她多年来最重要的创作母题。在勒登特的作品中,皮肤首先是一种物理存在,记录着个体随时间更迭展现出的自然演进及历史痕迹,其肌理毫无保留地呈现出坦白的感情状态,而随机出现在画面中的长短线条,一种坚定的理性结构及注解,则与前者的感性形成微妙的制衡与呼应。勒登特擅长通过古老的技法呈现当代观念的表达,同时又创新地将传统印刷技术与计算机印刷、视频和音频相结合,不仅延展了其创作的范围,更以一种融合的视角创造出更为广谱纯粹的艺术叙事,形成对于个体经验、社会思想、及生活境遇的人文凝视。
孙科别墅是一幢糅合了西班牙、意大利文艺复兴等多种风格的混合建筑,由著名建筑师邬达克设计,建成于1931年,是其花园住宅类的重要作品之一。日后对原建筑的修缮,也做到恢复历史风貌的同时满足“最小干预”和“可识别性”的原则,力求真实、完整地保护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曾为私人居所及办公场地的孙科别墅,直至2020年11月正式对公众开放。自此,多场展览、讲座对谈等文化内容持续在孙科别墅内开展。观众可在观展的同时,走进孙科别墅,感受老建筑的魅力。
怀着尊重历史的态度,“同行”在孙科别墅内探索的全新展示方式,构建了老建筑日常景观的不同面相。这种构建既与版画作为传统技艺的主要特征:重复性遥相呼应,又形成了一种反问与自审,同时也在孙科别墅所独有的丰富的历史地理空间中,展开一场关于过去与当下、互鉴与融通的多维对话。
正如意大利著名艺评家伊万·克隆尼(Ivan Quaroni)所言:“版画艺术从未停止过对当代艺术语言的再定义作出贡献。这是一种个人的、独特的、悬浮在过去与未来的艺术语言的探索,这种语言能够反映现代迫切的尝试需求,而却不吝认传统的形式价值。”此次展览正是对此精神核心的一次积极回应与践行。
城市更新不仅要更新“硬件”,更需要在空间内不断探索文化“软件”的更新。“同行”在孙科别墅内进行着一种新颖的、贴合老建筑空间场景的文化艺术实践,这也是作为城市更新标杆案例的上生·新所积极倡导与追求的。
此次展览由上海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上生·新所联合主办,将持续至2023年1月2日。
作者:范昕
编辑:郭超豪
责任编辑:李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