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批创意公共艺术作品空降人民公园,给市民带来惊喜。由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上海市黄浦区绿化管理所联合主办的“园艺新风——人民公园艺术社区展”展览正在这里举办。同时,“上海美术学院—人民公园教学实践基地”正式揭牌。
本次展览将地点选择在人民公园,她是上海的城市名片,也是城市文化和城市记忆的载体,承载着历代上海市民的幸福时光,更是城市魅力的关键。本次展览策展人,上海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马琳告诉文汇记者,本次展览以“园艺新风”为主题,展示了上海美术学院国画系、版画系和雕塑系5位本科生的优秀毕业作品,在公园的公共空间还有一件美院艺术管理专业研究生与社区居民互动、共同创作的装置作品,传达了上海美术学院师生“为人民、为艺术、为生活、为城市”的创作理念。“希望通过本次展览,让艺术进入公园公共空间,让市民在逛公园时就有机会欣赏到艺术品,同时也是学院探索人才培养与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相结合,共同打造艺术社区场域与社会美育的新尝试。”
公园里一件名为“云灯之树”的装置艺术,就是上海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专业研究生与社区居民互动,共同创作的,市民以多种互动的形式参与到装置艺术的“再创造”过程,成为艺术的一部分。这种参与式公共艺术实践,极大地满足了市民的情感诉求和文化属性,保持了市民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主体性地位。
上海市文教结合项目的推动下,2022年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与黄浦区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发挥上海美术学院在美术、设计和建筑等专业特色,为人民公园发展注入“活水”,推动人民公园文化品牌打造,创新人民公园符合功能模式,促进人民公园与艺术资源有机融合,探索“公园+高校”和“高校+公园”的模式。此次“园艺新风——人民公园艺术社区展”和教学实践基地的揭牌,是双方第一阶段取得成果。
未来双方将依托教学实践基地,为上海美术学院师生在采风创作、成果展示、学术交流等搭建平台,并为人民公园发展与更新提供智力支持和创意服务。
开幕当天,双方共同打造的公园品牌栏目——“园艺大讲堂”开讲。上海美术学院建筑系教授王海松担任主讲嘉宾,以《江南传统园林中的“海绵原理”》为主题,为大众分享江南园林中种类丰富的“海绵体”的“工作原理”,共同探讨古人的生态智慧,助推海绵城市建设。
展览开幕当天,就有市民慕名前来参观。有市民表示:“艺术为公园注入了新的活力,艺术元素与公园融合在一起,太好了!”还有的市民说:“之前来人民公园总会忽略这个角落,周末要带家人来艺术角打卡。”更有市民希望人民公园能有更多的公共空间注入艺术的元素,提升大家的艺术审美和普及美育,在平日里满足市民的文化需求。
作者:范昕
编辑:王筱丽
责任编辑:王雪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