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寺外观。 本报记者 彭丹 摄
历时五年修缮,“京西小故宫”万寿寺携明代丹陛石等考古新发现重回游客视野,馆藏精品文物展同步推出,350余件展品中有七成是首秀。古建、古树、古物穿越数百流年,在这个秋冬展露芳华。
120余年来规模最大的修缮
位于京西紫竹桥北的万寿寺始建于明万历五年(1577年),是皇家祝寿庆典的特定场所。历经康熙、乾隆、光绪三朝重修扩建,万寿寺形成了集寺院、行宫、皇家园林于一体的庞大格局,民间称其为“小故宫”。
历史上的古建筑常常是“五年一小修,十年一大修”,有着445年历史的万寿寺也不例外。此次修缮工程于2017年闭馆筹备,2018年3月正式启动,2022年6月竣工,是万寿寺历史上第五次大规模修缮,也是120余年来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修缮。
面对106座建筑、353间房屋木结构糟朽、油饰剥落,墙体裂缝等不同程度的损坏状况,此次修缮恪守着“保持原状、修旧如旧”的重要原则。为了保留更多的历史信息,这次修缮没少“偷梁换柱”——糟朽的柱子不是直接整体替换,而是采用“墩接”这一传统木工工艺,类似于给柱子装“义肢”。工匠要先把柱子糟朽的部分“截肢”,然后通过传统榫卯的方式,把材质、规格相同的木材拼接在原柱上,并用铁箍和胶加固。一根梁柱的红漆下,藏着砍活、撕缝、下竹钉、支浆、捉缝灰、通灰、使麻、磨麻、压麻灰、中灰、细灰、磨细灰和钻生油等至少13道工序。
丹陛石等遗存重见天日
此次修缮不仅还原了古寺的原有面貌,也让许多重要历史文物遗存重见天日。天王殿正举行万寿寺历史沿革展。展品中,一件留有火焚痕迹、文字残缺不全的祭文尤为珍贵,这是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孝惠章皇后入葬清东陵后,在万寿寺举办法事活动的祭文,为康熙第五子恒亲王所写。此次修缮万寿寺中路大雄宝殿时,工作人员从释迦牟尼佛塑像背光处发现了这件珍贵历史文献,它也成了研究清前期万寿寺宗教活动的第一手资料。
在万寿阁的台阶前,有一座被玻璃围挡起来的石雕,它是此轮修缮中从地下发掘出来的。经专家初步鉴定,其年代为明代中晚期,推测为当年万寿阁前台阶中间嵌置的丹陛石。作为这座皇家寺院为数不多的明代遗存,这方丹陛石尤显珍贵。(本报北京11月26日专电)
作者:彭丹
编辑:钱亦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