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刘慈欣在德举办“刘慈欣科幻文学德国行”,东方瑰丽想象“圈粉”海外读者;在德举办的金树国际纪录片节在海外建立起中国故事的“主场”;德国伯乐高级中学成立了当地唯一一支中文合唱团……2022年中德迎来建交50周年,半个世纪以来,中德人文领域交流不断,期间有哪些优秀案例和经验可供分享?同济大学中德人文交流研究收集相关成果出版新书《感知中德人文交流》,由同济大学出版社推出。
同济大学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于2017年成立,相继推出“中德人文交流”文丛第一卷《为梦想插上友谊的翅膀——2016中德青少年交流年文选》、第二卷《镜头下的中德人文交流》,以系列文丛方式记录展示了中德两国在教育、文化、媒体、体育、青年等人文交流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
谈及第三卷缘起,同济大学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主任、《感知中德人文交流》主编董琦谈到,为了促进中德人文交流领域的智慧互鉴与经验共享,2021年同济大学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发起以“民心相通,行稳致远”为主题的中德人文交流优秀案例征集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关注支持,经过遴选、修改、审核等环节,结集出版了“中德人文交流”文丛第三卷《感知中德人文交流》。
该书收录了41个优秀案例,创意灵动,新见迭出,形式多样,多领域、多方位、多视角地展现了中德人文交流领域的活动经验和项目成果。“这些经验成果既是多年来致力于中德人文交流的单位及个人的积累与心血,也为未来的中德人文交流的深化与拓展提供了新的思路。”董琦说。
自2017年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建立以来,中德两国秉承人文交流合作共赢的思想,将人文交流理念融合到中德合作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在教育、文化、媒体、体育、青年等人文交流领域集中发力。中国前驻德国大使、中德友好协会会长史明德线上发表主旨演讲提到,作为全球出口和实体经济大国,中德两国利益契合点多、合作互补性强,两国关系发展稳定,自2014年起进一步提升为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中德两国的民间友好交往源远流长,人文交流始终构成增进中德两国人民友谊、深化两国关系的桥梁纽带。
“《感知中德人文交流》以一个个鲜活活动和项目串联起中德人文交流累累硕果,涵盖了中德人文交流对话机制各主要领域,全方位展现中德人文交流广阔而丰富的发展空间,兼具故事性、传播性、创新性和典型性。” 史明德认为,这本书提供了新思路、新路径、新渠道,提供了大量经验成果和创新模式。
“同济大学作为中国对德教育科技文化交流的窗口,与德国教育界、政界、经济界以及社会各界建立起了广泛和密切的关系。”同济大学副校长雷星晖认为,《感知中德人文交流》出版为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中德人文交流的内容作出了新贡献。
作者:许旸
图片来源:出版方
编辑:徐璐明
责任编辑:李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