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评弹、赏昆曲,上海书展融合阅读与美育,带给市民读者丰富的书香互动体验。上海新华传媒连锁有限公司推出的“申学课堂”,旗下两大专栏“阅读与教育”“阅读与美育”首次走进上海书展。
关于江南,从不乏脍炙人口篇章,“评弹”便是江南文化代表曲种之一。2022上海书展现场,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带来《心目中的江南》评弹分享会,从评弹的起源、历史发展、与江南社会的关系、艺术特色等方面,全面解读这门传统艺术深厚的诗意内蕴。陆锦花、陶莺芸、姚依依、林昱辰、季毅洋等名家新秀现场演绎《江南好风光》《我有一段情》《蝶恋花》《莺莺操琴》《莺莺拜月》等评弹热门曲目,让读者感受柔情汩汩的吴侬软语,欣赏润耳沁心的评弹艺术。
为满足评弹爱好者们的文化需求,现场设立临时书摊,以书展优惠价售卖《朱雪琴传》《张鉴庭、张鉴国传》等评弹名家传记,评弹理论家吴宗锡散文诗歌集《心影絃吟》,以及高博文评弹精选唱段集《暗香·动心弦》等,具理论学习和收藏价值。吴宗锡曾表示:“是诗,滋润了我的评弹创作;是评弹,拓宽了我的诗路。”江南烟火气伴着浓浓书香味,读者们体验到让人心静惬意、情味隽永的江南图景。
“申学课堂”是由上海新华传媒连锁有限公司推出的引领青少年阅读发展的教育品牌,读者也可在“新华传媒上海书城”“新华传媒上海新华书店”微信视频号上看全程直播。“当我第一次学习昆曲,就已痴迷不知归路;当我第一次穿上昆曲的云衫,便体会到它舞袖翻飞的逸趣;当我第一次口述昆曲的诗词歌赋,我真的陶醉了……昆曲在我风华正茂的时节,润我心田、传我美好、塑我精神。”在《我的昆曲+:津羽讲昆曲》一书自序中,赵津羽这样写到。
“申学课堂·阅读与美育”第2期“昆曲之路,生活之美”活动上,职业昆曲推广人、昆曲澎派闺门旦传人赵津羽,上海市青年文联委员陈俊珺与解放日报读书周刊主编顾学文,探讨如何将传统文化之美融入当代生活,倡导链接过去、启迪当下的艺术生活理念。“在最好的年纪与经典相遇,这是我的幸运。”赵津羽发现昆曲的美不仅停留在舞台上,还可延续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让更多人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得养分,滋养生命。嘉宾们认为美育不能功利化,不要纠结孩子有没有记住知识、艺术细胞是否增长,每次陪伴孩子艺术熏陶都是潜移默化滋养心灵的过程,静待美的种子生根发芽。
我国自古以来积淀了深厚的中华传统法律文化,形成了独特中华法系,在中华文化积累、传承与再生产中被不断地孕育、提炼和更新,显示了中华民族伟大创造力和中华法制文明底蕴,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智慧。
近日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华东政法大学何勤华教授新作《中华法系之精神》,从民本思想、治国策略、法律文化、法律伦理、平等观念、法律价值、法医检验、判例研究和调解制度九方面梳理了中华法系中的核心精神及文化内涵,揭示了中华法系在世界法律文化史上的独特地位,探讨了中华法系之精神在当代的价值及其传承。书展发布会上,作者何勤华和周小凡、廖晓颖、聂子衿、金逸菲等详细解读了中华法律文明及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的传承与转化,围绕中华法系在世界法制史中的独特地位、其优秀理念及精神的当代传承等展开讨论。
“今天的苏州河仍然是上海重要河流,催生了大半个古代上海,又用170多年孕育了上海整个近代化与现代化进程。再次对苏州河沿岸地名进行全面梳理,可为后人追溯苏州河留下历史线索。”《苏州河地名故事》由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指导、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组织编写,收录了上海市境内苏州河(吴淞江)沿岸的122个地名。这部全面记述苏州河畔历史文化遗迹的读本主要编纂者、“城市考古”创始人徐明在新书分享会上,为现场读者带来生动的苏州河故事。
梳理苏州河历史变迁时他谈到,几千年来,长江下游水文环境经历了重大变化,加上水利工程影响,才形成如今所见的样子。古籍记载,长江下游有“三江”,其中的松江,因位于吴地,又被称为吴松江。后渐用专指水名的“淞”字,称吴淞江。此后来沪外国人将这条连接苏州和上海的河流称为苏州河,这个称呼遂成为吴淞江上海市区段的习称,沿用至今。
作者:许旸
图片来源:主办方
编辑:王筱丽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