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综艺(以下简称“音综”)无疑是近年来的综艺爆款。2018年,《声入人心》第一季播出并取得收视成功,音乐剧从殿堂走向观众的荧屏和手机,阿云嘎、周深等学院派唱将成为年轻人的偶像,甚至成为当今流行乐坛的一股主要力量。此后,《天赐的声音》《为歌而赞》《我们的歌》等都吸引了一定的关注度,《中国有嘻哈》等关注到了亚文化的音乐类型。
在偶像选秀、真人秀经过了十余年的发展之后趋于同质化,观众对资本生产“偶像”的模式保有警惕,对“素人”呈现日常生活的真实性提出质疑的背景下,“音综”成为了综艺市场中一股抢眼的主流。然而,时下的热门音综有些经历了短暂的巅峰后走了“下坡路”,有些则面对观众的期待“高开低走”。那么,什么样的音综是好看的音综?怎样的音综才能成为爆款?或许答案就在“叙事”二字上。综艺需要通过精彩的叙事令闲暇时的观众获得审美愉悦;而音综则更是非常独特的类型,它的叙事更要围绕音乐展开。
音乐·竞技·美育:从中国观众喜爱的热门音综说起
关于音综的“叙事”,较为关键的有两层意思:音乐本身的叙事和节目的叙事。
我们或许可以借助回顾中国电视史上深受观众喜爱的、具有较长生命力的、用当下的语言讲可谓“大爆”的音乐综艺节目,来考察优秀的音综是怎样为观众呈现扎实、紧凑的叙事的。
1993年开播的《中国音乐电视》,将“音乐电视”——也就是现在所说的MV——介绍给中国观众,实际上是借助更具冲击力、承载信息量更大的视觉形式服务歌曲的推广和传播。节目的叙事朴素而扎实,主要由主持人讲述、与歌手对话访谈等形式来介绍歌曲的创作故事、歌手的背景与特色、音乐电视中使用的新技术新元素等。比如,节目以主持人与歌手李娜的对话介绍歌曲《青藏高原》,其中就谈到了西藏民族音乐的特点、歌曲与电视剧叙事的结合、更为“时髦”的现代感唱法尝试等问题。这种通过叙事进行的强内容输出使节目成为一代中国人的“流行音乐启蒙”。
与当下许多依托音乐形式,实际则想要“推人物”的综艺节目不同,早期音综节目都全然不包含“真人秀”的部分。2004年开播的《超级女声》系列,类型开始出现一些模糊性,但其叙事可谓相当成功,值得借鉴。节目的核心是演唱竞技,在竞技过程中也成功地推广了歌曲,比如周笔畅带火了R&B(节奏布鲁斯),张靓颖为年青一代的中国观众推介了大量英文歌。对这些歌曲、风格的介绍出现在每个选手演唱之前的短片介绍中,选手也通过表达自己的偏好、选歌等成功推介了原唱歌手、传播了音乐知识,许多观众正是通过李宇春对自己选曲的讲述对拉丁曲风有了感性认识,知道了后来为世界杯演唱主题曲的歌手夏奇拉的。当然,说《超级女声》的模糊性,是因为在竞技比赛中首次出现了类似真人秀的部分,如播放选手日常生活、交往的片段,歌迷拉票、支持选手等情节,“人气”甚至成为主要的选拔标准。但值得注意的是,2005年节目到达巅峰,正说明,围绕音乐本身展开叙事更有效。尽管节目在节奏上时徐时疾,有意增强观众的情感强度,但总体而言,2005年的赛制明确、简单,竞技依然是节目的核心,观众有种观看体育比赛的紧张感。《超级女声》系列节目在此后进入了一条下坡路,现在看来,这或许与其竞技性和音乐性的弱化、真人秀色彩越来越强有关。
在媒介平台空前丰富、制作手段持续翻新的当下,按理说“音综”应该更好看才是。一方面,无论是推歌曲,还是推歌手,我们有更丰富的音乐风格类型,可以依托更多样的音乐技术,主流的、亚文化的歌曲、歌手都可以推广。另一方面,现在的观众有更好的审美教育基础,更容易也更有意愿接受、欣赏音乐。但令人意外的是,当下播出的许多音综可谓“高开低走”,或者说并没有诞生以往像“青歌赛”那样的全民爆款。问题就在于,令音综好看的密码——“叙事”的重心偏移了。
做好“音综”叙事,讲好音乐的故事及其当代价值
前文说过,音综的叙事包括了音乐本身的叙事和节目的叙事。其中音乐叙事的核心在于交代音乐在什么背景下创作、音乐本身讲述了什么故事、在它创作以及几次被大众广泛接受时表达和唤起了怎样的情感。比如,《声生不息》推“港乐”,节目设置每一期的主题,如港乐与我的“愉快少年事”、港乐与我的“城市人生”、港乐与我的“葡萄成熟时”等,有意将歌曲的创作背景、歌手与歌曲的关系等作为叙事的元素,有意用叙事将观众带回香港的历史中。许多珍贵的视听资料也在节目中被呈现。这是节目组有意将音乐本身的叙事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努力尝试。
节目叙事同样应该围绕音乐展开,要带领观众从音乐诞生、创作的“历史现场”走到当下,为观众说清楚这些作品、风格、技法等的“当代价值”。具体而言就是需要为观众说明,为什么要在现在听这些歌,这些音乐带给我怎样的振奋力量,为我解决当下生活中的问题提供了什么借鉴等。以近期播出的《超感星电音》为例,通过这个节目,观众可以直观地了解许多电子音乐技术,比如talk-box等,也可以了解“制作人”这一角色在歌曲诞生过程中的贡献。观众为歌手刘雨昕短时间内掌握熟练的talk-box技术而惊喜,然而这种技术的诞生背景、使用场景如何,适合表达什么样的情感,这些观众关心的问题都没有充分地交代。由此,节目仅仅为特定歌手的歌迷推出了一些热门的舞台表演,而对于更普遍的观众,他们所接受的美育效果则打了折扣。观众在弹幕和社交网络中普遍表示,节目花了太多篇幅展现歌手与制作人的组队匹配过程,以及对分数的押宝和博弈。这些“悬念”、这些起承转合看似是屡试不爽的编剧大法,却也令这档综艺本该属于音乐的叙事实质上偏移、让渡给了更适合展现“人物”成长的、真人秀的叙事了。
好在,近期播出的《中国好声音2022》让我们看到,制作方或许已多多少少力图令音综的叙事回归音乐本身。这档诞生于十几年前的节目在开播初期围绕竞技的核心,推出了一些歌舞技能佳的歌手,如“非常规”唱跳歌手吴莫愁、创作歌手梁博、“雄霸”影视原声音乐领域的张碧晨等。至中期“遇冷”,一个显性的原因就是叙事策略的偏移问题,观众批评“太煽情”,他们厌倦了“没完没了”的歌手奋斗故事。新一季重新回归了以歌曲和演唱竞技为核心,不再像往季一样在歌手演唱时频繁插播其亲友团在后台观看并泪流满面的镜头,对选手背景的介绍也较少围绕其成长故事层面,取而代之的是对歌手院校、职业等基本信息进行“简历”式的陈列,这些都可看作制作方力图以音乐本身来挽救节目颓势的努力。
需要提示的是,无论是好的音乐通过内容、旋律完成“叙事”,还是好的风格、好的形式、好的技术通过节目讲述实现“叙事”,优秀的叙事无疑能使音乐和音乐综艺节目彰显其时代价值,甚至成为增强共同体凝聚力的重要情感力量。流行音乐的发展依赖其保持活力,保持活力就是让不了解的人了解它,让不处在音乐讲述的历史的发生现场的人,能够通过音乐的叙事,回到历史现场。叙事记录的不仅是创作者、演唱者的经历,更是集体的经验、家国的历史;不仅是事件、事实本身,也是历史中的情绪和情感。通过聆听歌曲,吟唱音乐,观众能“看到”历史,感受到历史中曾经漂浮的那些情绪,看到历史和这些情感的当代价值,让音乐带给人面向未来的勇气。在抗疫的日子里歌颂“平凡的一天”的毛不易的广受欢迎,正是大众在音乐中记录历史、观照内心的结果。音乐与其他文学艺术形式一样,且它更具有听觉艺术的独特优势,语言更诗化、旋律更动人,并可依托现代技术进行多样化的编排和更迅捷的传播。从这个意义上说,“音综”无疑是一个前景广阔的综艺类型。
作者:苏展 (北京语言大学文学院讲师)
编辑:郭超豪
策划:邵岭
责任编辑:范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