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我们都是英雄的儿女。赴朝列车轰隆声中,讲述抗美援朝历史的《英雄儿女》在上海话剧舞台生动重现。大银幕上,樊锦诗坚守大漠守护敦煌的故事,在沪剧电影《敦煌女儿》中唱响。这个国庆假期,上海出品的首演首映,展现着不同时代的上海英雄,由此展现的不畏牺牲、坚守奉献的英雄精神,一脉相承,互相映照。
重述经典、致敬经典,令我们越发能够体会,两次赴朝、与战士们吃住一道的巴老,缘何选择以王芳这一文工团战士为主角,讲述两个英雄家庭战场团圆故事的深重用心。所以我们看到,剧中上海这座英雄城市倾其所有参与、服务抗美援朝的历史得到进一步强化和丰满,在舞台树起群像回应着谁是英雄、什么是英雄的深刻命题:喊出“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的王成是英雄;冒着枪林弹雨,为战士鼓舞士气的王芳是英雄;为前线贡献王成王芳一双儿女,在上海后方连夜赶制物资的工人王复标是英雄;曾在上海与妻子并肩展开地下斗争,又北上赴朝指挥的志愿军政委王文清也是英雄……我们能够打赢这场“钢少气多”的立国之战,靠的正是以上海为代表的英雄城市喊出“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要物资有物资,要什么有什么”的英雄主义精神。
致敬英雄人民、礼赞城市精神,我们也就越发能够懂得,电影定名《英雄儿女》的深远意义。电影里,不畏牺牲的王成、王芳是一双“英雄儿女”,而银幕之外,前辈艺术家更希望这份家国情怀能够经由创作感召,让台前幕后的一代代能够受到激励,成为“英雄的儿女”。巧合的是,一甲子后,上海讲述樊锦诗等文物工作者的沪剧与同名电影,也以《敦煌女儿》定名。大漠中,守望灿烂中华文明瑰宝的樊锦诗,是敦煌的女儿,也是上海的女儿。为了延续这样的初心,在创作过程中话剧《英雄儿女》编剧喻荣军一丝不苟,反复向亲历者挖掘英雄故事、求证历史细节,这才有了文工团与前线战士一对一签订“生死协议”的震撼一幕。导演胡宗琪一再对青年演员强调“真诚”,只因真诚的表演才是打动观众的最好方法,才是对英雄最好的致敬。而拍摄《敦煌女儿》中,主创更不远千里,带着五辆大集装箱卡车前往戈壁。为演好一段不过几十秒攀爬“蜈蚣梯”的镜头,茅善玉在晃动陡峭的梯子上几上几下,只因“演樊锦诗的戏,就要像她一样做事”。
台前幕后昂扬饱满的创作热情,与台下涌动在不同代际中的爱国深情,共同组成着一曲跨越70年的英雄赞歌。在话剧《英雄儿女》的观众里,有亲身参与抗美援朝的30后老战士。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老艺术家宋光华曾在朝鲜战场待了六年,那些由她贡献给主创的历史真实细节在台上被一一还原。有唱着“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受到革命先辈感召,在改革开放潮涌中挥洒青春与汗水的60后。还有80后父母带着新时代的10后孩子。小时候,是他们的父辈带着他们去看电影《英雄儿女》,学唱“烽烟滚滚唱英雄”;为人父母,他们又将这份红色记忆,在国庆假期这个特别时刻,深深烙印在下一代的童年记忆之中。通过文艺作品回望历史、致敬英雄的传统一代代延续,是70年间,这座城市的人民始终没有忘记英雄的生动写照。
走出剧院影院,秋风细雨里的安福路和南京西路烟火气如常,恍若隔世。经历过大上海保卫战的我们每一个人,何尝不是守护这座城市的凡人英雄?眼前的这一切,不正是上海这座英雄城市一位位一线工作者与普通市民,答好不同历史阶段交由我们的考卷、克服一重又一重发展难关,悉心守护而来的安宁与祥和?致敬英雄,也是致敬赓续英雄传统的上海人民。而英雄身上所展现的上海城市精神,也必将激励上海人民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奋力攀登新高峰!
愿我们,都不负英雄儿女之名;愿我们为之奋斗的上海,不负英雄城市的如磐初心。
作者:黄启哲
编辑:钱亦琛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