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童书市场的持续领跑,如何创造更多彰显中国本土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原创读物,滋养中国孩子的童年,成为业内关心的话题。今天下午,第九届“上海好童书”在沪揭晓,30种作品入选。
其中,儿童文学类有:袁博《少年的边境奇遇》、刘虎《高原水怪》、王如《复活的猛犸象》、赵丽宏《树孩》、张菱儿《爸爸的口琴》、张琳《草原额吉》、孙惠芬《多年蚁后》、慈琪《小纸团重生记》、鲍尔吉·原野《送你一条大河》、十画《一只名叫安徒生的猫》、小河丁丁《龙船》、曾有情《金珠玛米小扎西》、寻麦《枯枯草王国》、高满航《爸爸星》、何腾江《三十只鸟儿正飞过》、周锐《八臂哪吒》、北辰《一起等春来》、霞子《酷蚁安特儿总动员》。
绘本类包括张锦江《黑森林》、胡娟《年轮的故事:变变变》、萧袤《我们都爱树》、曹伟民《董健吾童年的故事》、丁思尧与赵玉琢主编《赫哲族英雄传说的故事》。政治思想类包括周飞《少共国际师》、王志庚编著《红军不怕远征难》、陈梅《永葆真心:共产党员谢葆真》。科学知识类包括问童子书局《情绪管理小技巧》、李涵《童嬉》、孙轶飞《用显微镜看大象》、候茗馨《我们的动物朋友》。
“文学类题材有了更大拓展,不再局限于校园生活和童年回忆,从《草原额吉》“三千孤儿入内蒙”的民族大爱长歌,《金珠玛米小扎西》对西藏军营生活的英雄礼赞,到《爸爸星》书写火箭军的奉献精神,再到《八臂哪吒》创造性运用戏曲人物讲述新颖故事等,这类作品使儿童文学题材更大气、豪气、雄气。”作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张锦江认为,本届“上海好童书”的一大特点是说教少了,笔法更形象立体,比如《少共国际师》《永葆真心:共产党员谢葆真》等红色题材,用平常生动的语言,书写出舍生忘己的革命精神。绘本更趋于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赫哲族英雄传说》以传颂在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英雄叙事诗为基础,进行再创造,对北方珍贵文化遗产起到保护与推动作用。科技类作品则更趋于艺术化、文学化,如儿童游戏百科全书《童嬉》在艺术表现上的创新探索等。
业内认为,传统文化题材童书近年升温,产品层出不穷,这更提醒创作者在赛道中找到独特切入点和创意角度。“上海好童书”等评选多年来扶持鼓励新人、挖掘有新意的作品,助力本土原创蓬勃发展。
历经九届,“上海好童书”自2014年由市儿童文学研究推广学会创议,得到市文明办、市文联、市作协、市新闻出版局相继主办,取得长足发展。从上海仅六家出版社参与,如今已发展为全国54家出版社参与,这一书香品牌逐渐具有全国效应。上海市作协党组书记王伟说:要使更多少年儿童受益于“上海好童书”,必须更好地发挥指导性,逐步引导孩子读好书成为一种习惯,平常的嗜好,并推动评选成果在更多文化空间和平台运用,倡导正气阅读,阳光阅读,让好童书真正走近孩子内心,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中国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贺词写道:“上海好童书”评选、阅读推广活动已开展第九届了,这是一项对少年儿童成长功德无量的大好事,团队以无私的奉献精神,团结了一群有志于“为了孩子”的义工,这种赤诚十分感人。
有了好作品,如何送到小读者身边?目前“上海好童书”已形成五种阅读推广的窗口通道。张锦江透露:一是在上海的中华艺术宫、普陀区图书馆、杨浦图书馆、浦东图书馆、长宁少年图书馆、金山图书馆、淮海街道文化中心、唐桥镇文化馆等举办了300多场讲座;二是在学校开展多种形式推广,如示范教学观摩、讲故事、皮影戏、绘本剧、读书角等;三是在文学报推出“上海好童书”专版,不仅介绍获奖童书,如评论、创作谈、社长荐书等,更多是专题讨论——儿童文学如何表现生活的美?主题童书的开发思考?儿童文学中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怎样讲好中国故事?引起业内关注;四是办好学会季刊,推介新作新人,并增设百部童书好书单;五是与上海新华传媒合作在上海书城、新华书店等主渠道书店设“上海好童书”专柜。
在上海市文联专职主席沈文忠看来,随着“上海好童书”品牌效应不断扩大,大众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对好童书也有了更高标准和期待。期待业内合力开拓创新,擦亮上海这一阅读品牌。
作者:许旸
图片来源:主办方
编辑:姜方
责任编辑:宣晶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