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苏州,我在工作之余去了一趟甪直小镇,目的就是亲眼看看小说《倪焕之》的发生地,缅怀叶圣陶、顾颉刚、王伯祥老前辈。因为我读过他们的书,知道他们年轻时曾经在这个小镇来来往往,小镇承载过他们的美梦。
现代长篇小说《倪焕之》,最初在杂志的“教育文艺”栏连载,凡30章,18万字。1929年结集单行,由开明书店出版。所谓“教育文艺”,按今天的语言说,应该是以教育为题材的小说,区别于言情、黑幕、历史等名目;小说的舞台限于学校。
青年知识分子倪焕之,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感召,怀抱教育救国、改造社会的理想,来到水乡小镇任教。辛亥革命后,实行新式教育,校长蒋冰如立志改良,非常欢迎新同志的到来。倪焕之和新婚的妻子金佩璋志趣相投,共同研究、编写国文教材;他们还实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校园办农场、工场、商店、舞台等与社会相联系的设施,目的是要提倡教育的全面发展,不能像旧式教育那样让学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这是美国实用主义鼻祖杜威“儿童中心主义”“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思想在水乡小镇的实践。但是,乡绅把持小镇,旧观念、旧空气的压迫,直接阻碍倪焕之的改革。他们在校内的“新”,冲撞了校内外的“旧”,“祖宗之法不能变”的守旧思想,在水乡小镇贯彻落实,倪焕之的美好理想开始破灭。
结婚后,倪焕之和金佩璋要天天面对开门七件事,他们在恋爱时对教育的向往,一天一天被琐碎的生活捻碎。青春靓丽的金佩璋,脸上皱纹泛起,皮肤也开始松弛。从工作到生活,从学校到家庭,倪焕之的锐气渐消,刚到学校时鼓足的气,在现实面前慢慢变瘪了。
1927年的大革命,五卅惨案,叶圣陶是亲闻的。小说中,倪焕之的同学、革命家王乐山的行动,又刺激正在迷惘、消沉的倪焕之,他跑到上海,目睹大城市的荒淫无耻,看到了血腥的镇压。王乐山死了,倪焕之垂死。在与同学相聚时,倪焕之还打算办乡村师范,培育教育的种子,企图让师范生像蒲公英一样,一阵风就飞向大地生根开花。他认为对落后的中国教育而言,育种比自己种几亩田更有用。但倪焕之还是死了。在人物命运的安排上,叶圣陶让金佩璋觉悟,走出家庭,以五四新女性的姿态重新走向社会,继续他们在恋爱时共同向往的事业。
叶圣陶
《倪焕之》反映了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一角,又是教育领域发生的新故事,具有认识意义。倪焕之和金佩璋从相识相恋到结婚成家,细腻、生动、深刻,是小说最精彩的部分。窃以为,作为长篇,叶老的笔只是粗线条的素描,只画出大致轮廓,故事情节不舒展,有的人物形象不丰满,整部作品显得局促、收敛、分裂。不过,小说开始后的前十几章,作家的笔是从容、舒缓的,很是引人爱读。
先从倪焕之初到学校报到,校长蒋冰如为他设的小宴开始——
“校役捧着一盘肴馔进来了。几个碟子, 两碗菜,一个热气腾腾的暖锅,还有特设的酒。”
学校宴请新来的教师,没去镇上的饭店,只是在校内的内部食堂招待;只是一个礼节,不在吃喝。三句话不离本行。吃喝间,他们谈论及身的事:
“李毅公是师范学校出身,他本在那里等候插嘴的机会,便抢着说:不错,这是顶要紧的。同样是儿童,各有各的个性;一概而论就不对了。
“冰如点点头,喝了一小口酒,又说:要认识儿童就要研究到根上去……我们要懂得潜伏在他们里面的心灵才算数……明白了这些,我们才有把握,才好着着实实发展儿童的性,长养儿童的习。同时浓厚的趣味自然也来了。”
校长的意见和倪焕之的想法相同。倪焕之接着说的大意是,不能仅仅把教师当成一个饭碗。
“我也常常说,当教师不单为生活,为糊口,”校长继续说:“如果单为糊口,什么事情不好做,何必要好些儿童陪着你作牺牲!”
辛亥革命后,江南水乡小镇的教育工作者在饭桌上的议论,在21世纪的今天,是休止符,还是进行时?
《倪焕之》虽是小说,但涉及教育和学校里的事,基本上是纪实的。1917年,叶圣陶到甪直吴县第五高等小学任教,小说里描写的内容,可以看出是他的亲身经历,是他们这一代五四人对中国教育的梦想。我不曾当过学校的教师,但我对教育有自己的看法,在一切价值重估的今天,我相信教育的根本不能变移。《倪焕之》里写到乡村师范,这是倪焕之的又一个梦。叶圣陶一生关注教育,最关心师范、小学、中学语文的教育。这可能是倪焕之之梦的延续吧?
倪焕之说过不能把教师仅仅当成饭碗,今天,我们该怎样谈论师范和教育?
叶圣陶的墓就在他曾任教的小镇学校里。我坐在墓前,想举手提问,心里装的还是《倪焕之》里的老问题。
>>作者简介:
卫建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编审,著有散文随笔集《寻找丹枫阁》《陈谷集》等。
作者:卫建民
编辑:周怡倩
责任编辑:朱自奋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