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民史第七卷:清末至20世纪末》
安介生 张根福 陈鹏飞 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近期,葛剑雄先生主编,安介生、张根福、陈鹏飞三位先生合作撰写的《中国移民史》第七卷《清末至20世纪末》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煌煌近70万言,绪论之外分为两编十章,另附表格百余幅,全局性地展现了中国20世纪主要移民运动的宏大图景,并从时代背景和社会影响等方面对其中部分重要移民活动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地分析和解读。总体来看,该卷章节编排合理,史料搜罗宏富,学术目标明确,叙事合乎规范,是近年来中国移民史领域出现的标志性研究成果之一,也是研究20世纪中国人口问题的重要参考。
1997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葛剑雄、吴松弟、曹树基三位先生合作撰写的六卷本《中国移民史》。该书作为中国人口史这一学科的奠基之作,一经问世就得到了学界同仁的高度赞誉,被称为“迄今为止最完整、最系统的中国移民史专著……一部填补空白的宏篇巨著……一部可以传世的佳作”。基于此,时隔20余年,当该套典范式移民史著作再版时,增补原来相对薄弱且缺漏较多的20世纪移民史就成为一件相当艰巨的工作。因为,新增卷除了必须在学术水准上与之前六卷进行对标外,还需要穿透海量原始文献和既有丰富成果的桎梏,全面洞察远比此前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加复杂的20世纪移民问题。从最终出版的著作看,三位作者无疑给出了精彩答卷。
近20年来,随着国内学术与世界全面接轨,具有明确学术关切的专案式研究成为学界主流,通史性的学术著作逐渐远离学术的中心。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通史性的著作不重要。实际上恰恰相反,全面性的通史著作往往是一个学科的重要奠基石。因为,相比于精深的专案研究,这样的著作能够提供更加综合的知识体系和宏观的解释模式,在明确学科边界的同时,更能全面系统地总结既有的研究基础、突出工作重点和可能的努力方向。本卷作者在全面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研究时段内相当一部分“基本问题已经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只是全面性的通史性著作却没有出现”。因此,应该把全面性的通史著作作为工作的目标,这无疑是找到了写作突破的关键点。
在具体篇目编排上,作者从清朝至民国初期移民问题的认知和移民政策的制定写起,阐述了清朝前期人口管理制度和移民政策制定与实施的过程、清代后期移民问题的认知与边疆移民政策的转变。其后的篇章按照时间逻辑,重点关注了清末至民国前期东北地区的移民运动、20世纪上半叶的灾荒性移民高潮、抗战时期的东部人口西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大陆向台湾移民和干部南下移民、20世纪后半期的西部边疆建设及跨区域开发移民、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与移民、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水库移民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城镇化移民运动等。这些重大移民主题,简明扼要、纲举目张,框架式地勾勒出了20世纪中国移民运动的概貌,为普通读者和专业研究者系统了解或深入研究这一时期的中国移民问题提供了严肃的学术讨论基础和时空参照。
20世纪是中国从传统帝国往现代民族国家转型的结构化变革时期,移民活动的背景、动机、过程、规模以及方向等均与之前典范式移民史所关注的传统时期的移民运动有很大不同。把这些类型迥异的庞杂主题纳入统一的体例之内进行写作并不容易,为此,作者着力考量了清朝前中期与20世纪初期,1949年前与1949年后两个时间截面上的移民过程的衔接问题,对灾荒性移民、战争性移民、开发性移民以及政治性移民等不同类型的移民活动进行了综合考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新出现的移民类型,如“大小三线建设”移民、西部工业化移民、城市化移民等,也都本着事实求是的态度,把已有研究及地方文献所记录的内容平实地展现出来,做出了较为客观的界定和论述。
因为关注内容繁多且大部分主题都已经有成熟丰富的研究成果,通史性著作往往流于对既有成果的综述、海量史料的堆砌和基本史实的罗列,从而缺乏深入的全局性理论分析。本卷作者清晰地认识到这一传统问题所在,在全面回顾中外学界有关移民法则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作了较为深入的理论思考,提出了一些在中国移民史上具有典型意义的“法则”,如:政治迁移法则、人口密度及人口承载力迁移法则、灾荒迁移法则、民族迁移法则等,尽管这些移民法则是否与中国移民实践真正适配仍有值得商讨之处,但这样的理论探索和努力实践无疑是沿着正确的方向在前进。本卷作者对中国移民运动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认为:“经济促动律”在20世纪的移民运动中十分活跃,甚至对于某些重大移民事件起到了主导性的作用;灾难性和灾荒性移民运动在20世纪频繁发生,影响巨大,教训也十分惨痛,值得永久铭记;政治主导法则在中国移民史上占有显著而独特的地位,是20世纪主要的移民态势之一。
本卷作为通史性的移民史著作,总体上与强调精深创新的专案研究有很大不同,其学术贡献突出体现在学术问题结构上的全面性和客观性。但是这并不代表本卷就是一部仅仅满足普通读者一般性知识需求的读物,而是本身就建立在严肃的学术基础之上,并且在部分章节又具有鲜明的原创性和深厚的学术性。比如第四章抗战时期的人口迁移中,作者就进行了极为系统深入的研究,举凡迁移的背景、原因、数量、分布、特征,迁移人口的籍贯、性别、年龄、职业等作了尽可能的复原,对迁移的社会影响进行了客观的分析。该研究在搜集占有大量一手史料的基础上,吸收学界相关成果,对抗战时期浙江省的人口迁移与社会影响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考察,填补了抗战史、人口史和区域社会史研究的一些重大空白。第七章水库移民也很有新意,作者把这类新型移民运动从当代社会学引入到移民史的框架中进行讨论,为学界开拓展了新的研究方向。
因为主题宏大,内容庞多,论述时段社会背景也较复杂,又是多位学者合作完成的,本卷难免存在个别不足之处。比如,移民是典型的具有时间属性的空间要素,地图是研究内容可视化的必要手段,全书没有一幅地图,甚为遗憾。具体章节对部分重要移民问题的关注也较少,比如民族人口迁移等。
作者:路伟东
编辑:金久超
责任编辑:朱自奋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