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抱银貂的女子》
在共同守“沪”、静待花开的当下,每个人都在以不同的方式面对着生活中的变化。为了让近期减少了聚会游乐的人们多一份独处的温暖,刘海粟美术馆携手小艺圃开启了一系列“空中工作坊”,以另一种方式陪伴大家左右。
这一工作坊将艺术史小知识与简单而有趣的手工或游戏相结合,通过一段段轻松且诙谐的小时光陪伴,让艺术距离日常再近一点、再有趣一点,也给当下的宅家战疫生活带去心灵的慰藉。
八大山人《猫》
例如在第一堂课中,开启的是“像与不像”的话题探讨。这其实正是艺术史中的经典话题。
还记得小时候最早拿起笔画的是什么吗?是线条?还是点点?你觉得自己画得好么?你认为画得好的标准是什么呢?是不是一定要画得像才能叫好呢?循着这一系列问题,课程带领人们近距离欣赏波兰克拉科夫市恰尔托雷斯基博物馆所藏的达·芬奇《抱银貂的女子》与南京博物院所藏的《明人肖像图册》,比较中西方绘画在写实表现方面的差异。清代八大山人的《猫》与北宋黄居寀《子母兔图卷》的对照,展开的则是写意与工笔这两种不同风格——前者寥寥数笔、活灵活现,后者细节丰富,惟妙惟肖。至于1980年代纽约重要的街头艺术家巴斯奎亚笔下的一只带着皇冠的小恐龙,对于很多人来说,评价这幅画作好与不好简直有点伤脑筋。
巴斯奎亚笔下的小恐龙
“画得像”固然是一种评判好坏的标准,但是到了今日,艺术的表现方式和内在驱动力已经不再是简单地追求像与不像那么简单了。对于孩子来说,拿起笔画画其实是人类的一种本能——用画笔去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
有趣又有料的知识“干货”之外,课程尾声以视频呈现的手工或游戏环节让人跃跃欲试——手机里找一张正面的肖像照片,调整成黑白的模式用打印机打印出来。按照中轴线一剪为二,每个人各画一半。然后再把这两半画出来的肖像拼在一起看看,是不是有一种特别的效果呢?
据悉,这一空中工作坊目前已推出第一单元共四期内容,未来还将持续带给公众艺术的疗愈。
作者:范昕
编辑:姜方
责任编辑:邵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