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出行按下“暂停键”,但居家阅读、静心思考不会停顿。
在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下,上海市社联、世纪出版集团、文汇报社特别策划“阅读的力量·一直在一起”主题活动,已于4月1日启动,邀请沪上学者、作家为读者做“1+N”推荐——可以推荐一本优秀图书,也可组合推荐一首乐曲、一部电影,甚至一篇好文章,分享阅读观赏经验,彰显读书有力量、同心向春行的信心与希望。活动将持续至4月23日世界读书日。
今天,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郁振华、教育学部教育治理研究院院长范国睿、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文军、哲学系系主任刘梁剑分别推荐《确定性的寻求》《教育未来简史:颠覆性时代的学习之道》《流动的时代:生活于充满不确定性的年代》《我们时代的伦理学》,作家路内推荐小说《科幻精神》以及摇滚专辑《华盖之月》。
郁振华推荐语:
1929年春,杜威应邀在爱丁堡大学做吉福德讲座,在该讲演的基础上写成《确定性的寻求》一书,于同年出版。
打开这本书,劈面而来的是:“人生活在危险的世界之中,便不得不寻求安全。”在新冠疫情流行、极端天气频发、国际局势动荡的今天,读到这句话,未免百感交集。杜威所言,与当下人类的生存处境若合符节。
寻求安全的动机,在古典哲学中发展出了“确定性的寻求”的思想主题。人们追求确定性,避免不确定性,是因为前者给人安全,后者则带来危险。古典哲学区分了实在世界和现象世界,前者是永恒不变的,后者总在迁流之中。变动不居的世界是不确定的,只有永恒不变的终极实在才具有绝对确定性。
杜威不同意古典哲学静态的确定性概念(certainty),他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阐发了一个动态的确定性概念(determinateness)。“探究就是以受指导的或受控的方式,将不确定的情境转化为确定的统一的情境。”具体而言,探究是将含糊的、可疑的、矛盾的、失调的情境转化为清楚的、有条理的、安定的、和谐的情境。一项探究将不确定的情境转化为确定的情境,其完成只能是相对的,因为新的不确定情境又会兴起,新的探究又将启动。
《确定性的寻求》一书副标题是“关于知行关系的研究”。人类行动与知识和价值密切相关,杜威立足于实验探究,回答了“知识如何可能”和“价值如何可能”这两个问题。他质疑古希腊以来的沉思传统,其工作堪称哲学的实践转向的范例。1998年,哈贝马斯为《确定性的寻求》德文版撰写书评,对该书作了高度评价,认为它是一部与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等层次相当的著作。
范国睿推荐语:
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力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使人类所面临的社会变革加速发展。基于工业时代知识需求的确定性知识学习与标准化教育,越来越难以帮助每一个人尤其是未成年人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非连续性”世界(尤瓦尔·赫拉利《今日简史》)。伊恩·朱克斯和瑞恩·L.沙夫合著《教育未来简史:颠覆性时代的学习之道》,通过对未来几十年人类社会发展的预判,剖析当今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分析了颠覆性创新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变化,以及新型全球经济的人才需求,概括了在互联网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数字化一代”学习者偏好的学习方式及其特性。
面向未来,作者为读者预测了2038年教育与学习方式的主要特征。在作者看来,现代学习者需要有内省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协作能力、信息分析能力、信息沟通能力、创造能力、全球意识等八大核心能力,教育者则需要接受社会变革的现实,转变观念,在教育过程中与孩子们一起尝试新的方法,帮助他们形塑这些适应未来社会所必需的核心能力与思维习惯。
本书对于教育领导和组织者、广大教师的启示在于,面对未来已来的社会变革及其对人的发展的新新要求,主动变革自身角色(作者描绘了十一种教育者的新角色),即时启动并持续推进适应未来学习的变革,激发和引导学习兴趣,释放未来学习者创造和学习的潜能与自由;对作为学习者的我们每个人而言,本书启迪在于,正视以智能技能为特征的社会变革对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全面检视不自觉的故步自封的思维模式,变革自身思维模式与学习方式,主动探究并获取诸如编程、沟通能力以及多媒体能力等未来社会生活真正需要的基本工具与技能。
当然,作者的阐述主要围绕智能技术之于学习者学习和掌握确实性知识的影响,对教育与人的发展过程而言,我们关注的不只是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更有人的情感、态度、价值、信仰的确立与发展;智能技术本身发展,必须受到基于道德伦理的制度约束,同样,智能技术的教育应用也受到教育伦理的制度约束,必须以丰富和发展人为前提,而不应像马克思所批判的工厂机器把人变成“机器上的附属物”那样,以非伦理的技术手段强化和压抑人的发展的某些方面,这也是读者在阅读本书时需要关注的。
文军推荐语: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个体化的推进,“流动性(mobility) ”不仅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核心,也成了当代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在当代西方社会学家中,齐格蒙特·鲍曼可能是对“流动性”现象最为关注的理论家之一,《流动的现代性》《流动的生活》《流动的时代》等一系列著作集中体现其对“流动性”理论与社会现象的关注,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学理论研究的流动性转向,成为观察和理解当今社会变迁和社会发展的崭新视角。
在社会学视域中,“流动性” 具有两个不同层面的涵义:作为一种社会位移现象的流动性,涉及人在地域空间和社会空间中结构性位置的变化,主要包括居住流动性(长距离的流动和短距离的流动)和阶层流动性(向上的阶层流动和向下的阶层流动);作为一种隐喻的流动性,指向更深层的社会结构生成的问题,是一种关系实践,它隐喻着现代人类的生存状况。通过考察主体的流动状态,我们可以把握弥漫在一个时代的社会风险话语和不确定性实践。
就像鲍曼所指出的:“这个星球上的每一片土地,除了几个鲜有的例外,都在顺应一场被称之为现代化的急切、强迫性的、不可阻挡的变迁”。现代性的流动与轻灵使社会发展进入永无休止的变动之中,给人类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书中描绘了当今世界由“固态”向“液态”转变过程中的种种经历,大致梳理了人类日复一日在不确定性和恐惧之中所产生的种种症候。“固态”社会以强大的秩序设计努力和结构化力量取代了上帝的神圣安排,甚至创造出了过多生存性的确定性,从而引发了极权主义、大屠杀、自由窒息等并发症。当人类进入“液态”社会阶段之后,鉴于“固态”社会的历史教训,流动的现代性致力于拆解规则、贬低规范、去除管制,把所有权利下放给市场和个体,其结果是一切神圣的、坚固的、持存的东西都消失了,整个世界被液态的、偶然的、不确定和不安全的因素所占据。因此,在这种“流动性”背景下,人们必须重新思考用于叙述个体经验以及他们共同历史的概念和认知框架,从而使现代理性逻辑成为贯穿世界的行动准则。
这本关于“流动性”时代的著作改变了我们思考当今世界的方式,其不仅深入考察了种种后现代的生活,还探究了对当代生活带来深刻影响的不确定性。就像我们当下正在面临的全球性新冠疫情考验,新冠病毒依托其高度隐蔽性和流动性给整个人类社会发展造成了灾害性后果,几乎对每个人的生活都带来了巨大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每个人与“病毒”的斗争其实就是在与自己战斗。这些病毒游走在广阔的天地之间,穿梭在人群之中,潜伏在身体里,因其高度的流动性,使得我们每一个人既是与病毒战斗的“勇士”,也可能是保护病毒的“堡垒”,甚至还可能是帮助病毒传播的“帮凶”。可见,流动时代的实践所具有的风险性、世界性和社会性等,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当今社会的不确定性特征,增强社会生活的安全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就此而言,我认为这本书不仅有助于认识和思考当下正在进行的疫情防控,也是我们应对“流动时代”不确定性的行动指南。
刘梁剑推荐语:
西蒙·布莱克本《我们时代的伦理学》是“牛津通识读本”中的一本,大家小书,举重若轻。英文书名为“Ethics: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直译即“伦理学简论”,中译者花了一番心思,把书名译作“我们时代的伦理学”。这当然不是“忠实的”翻译,但却突显了这部篇幅短小的伦理学导论之作的特色:紧扣我们的时代,重视我们在时代之中的伦理感受。
近现代以来,随着学科的分化,包括伦理学在内的哲学在相当大程度上从原来“求通”的智慧之学蜕变成了在学科框架内自得其乐的一种专业知识。其流弊则是如中国现代哲学家金岳霖所说的那样,“被一些思维的手段推上系统思辨的眩目云霄,或者推入精心雕琢的迷宫深处”。哲学的这种蜕变,也许是一种进步,但至少在下面这个意义上,未尝不是一种令人遗憾的退化,那就是哲学研究活动与哲学家的生活本身之间可以彼此疏远、相互分离。仍是用金岳霖的话来说,“格拉底式的人物已经一去不复返”。因此,我们有时会看到,一些伦理学家、道德哲学家在学术论文里讲伦理,在实际生活中可以完全不讲道德;一些逻辑学家在逻辑课上讲逻辑,在实际生活中可以完全不讲逻辑;同样,儒学研究者可能完全没有儒者之风。
哲学专业化的另一个流弊,是哲学的“内卷”。我所说的“内卷”是指,哲学研究只讲“哲学”,而不管哲学专业之外的其他知识,更不管知识之外的行动、实践和生活世界。如伦理学,它原本跟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但哲学专业化后,伦理学家可以完全只谈伦理学“内部”理论而不用谈生活世界。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时代的伦理学》极具纠偏的意义。本书开篇言明,它要直面我们这个时代“真正困扰人们”的伦理问题,那就是在世俗化、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道德的相对主义、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倾向,担心道德要求是否在实质上是虚假伪善的。
它提醒我们注意,周围除了有形有象的自然环境之外,还有看似无形实则作用巨大的道德环境。“道德或伦理环境是关于应该如何生活的意识氛围,它决定我们的思想——什么可以接受,什么不可接受,什么令人向往,什么令人鄙视。”“伦理道德将塑造我们对出生和死亡等重大问题的态度,继而决定我们以后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它还浓缩我们对人性和幸福的认识,揭示良善的人类生活意味着什么。它还描述欲望、自由以及获得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的机会和权力的权利。” 在思考这些切身问题的过程中,布莱克本带领我们追问伦理学的基础,讨论到了康德所讲的理性和孔子所提倡的仁。伦理学的基础是元伦理学问题,在这本小书里,我们可以对布莱克本的基本主张,即准实在论(Quasi-realism)有一些隐约的感受。
路内推荐语:独特的叙事步伐,不俗的主题
在过去十年中,波拉尼奥的作品渐次翻译出版,从久负盛名的《荒野侦探》《2666》直至这部早期作品。
大作家的早期作品并不意味着水平低下,只是在这位作家的作品序列中或许稍嫌黯淡。《科幻精神》像波拉尼奥的所有小说一样,有着独特的叙事步伐、不俗的主题。总之,波拉尼奥的小说看一本少一本了。
推荐专辑《华盖之月》
Television是一支来自美国的摇滚乐队,整张专辑共8首作品,首首经典,耐人寻味,尤其是长达近10分钟的专辑同名歌曲《华盖之月》中嘹亮诡异的双吉他配合,令人惊艳。
图片来源:出版方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宣晶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