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天,读书好时节。疫情之下,出行按下“暂停键”,但居家阅读、静心思考不会停顿。
在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下,上海市社联与世纪出版集团、文汇报社特别策划“阅读的力量·一直在一起”主题活动,于4月1日启动,邀请沪上学者、作家为读者做“1+N”推荐——可以推荐一本优秀图书,也可组合推荐一首乐曲、一部电影,甚至一篇好文章,分享阅读观赏经验,共同彰显读书有力量、同心向春行的信心与希望。活动将持续至4月23日世界读书日。
今天,上海市社联副主席、市中共党史学会会长忻平推荐《启程渔阳里》,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评论家张新颖推荐《小于一》与动画电影《至爱梵高》。
忻平推荐语:
因为疫情在家,有时间了,最好的方式莫过于读书。去年是建党百年华诞,是党史学习教育之年。今年又是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之年,出现了很多很好的党史研究著作,近年来党史研究有不少新进展,一个重大成果就是发现渔阳里。
上海渔阳里社区是我们党和团的发起之地,人称“祖地”“圆点”。由老渔阳里(今南昌路100弄2号)和新渔阳里(今淮海中路567弄6号)两座老式石库门房子组成。两地间有一条被称为“红色小道”的百米小弄堂相连。当年陈独秀、李大钊和俞秀松、李达、李汉俊、陈望道、毛泽东等建党建团先驱都在此匆匆而行。新渔阳里是团的发起地和团中央最早的驻扎地,作为红色遗址一直向外开放,是一处著名的红色纪念场馆。
上海是党的诞生地,老渔阳里的历史却长期以来不为人所知。1920年陈独秀为躲避北京军警迫害来到上海,在老渔阳里2号续办《新青年》杂志和众多刊物,集中宣传研究马克思主义,成为和北大红楼并称的“南北两个宣传基地”。最为关键的是在渔阳里开始了建党的实践。1920年8月在此创建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联络和组织各地建立早期组织,成为事实上的全国建党中心。同时,在渔阳里筹备中共一大、二大,及至一大党的正式诞生,已有50多位党员,这里因此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初建地。研究发现,党的一大和团的一大都不是在这里召开的,但是会后两个中央立即迁回上海新老渔阳里,老渔阳里就成为最早的党中央“总部”,伟大建党精神也由此孕育。
这是党史学界近年来最为重大的发现之一,其中,李瑊教授牵头的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渔阳里研究专业委员会,以及90多岁老领导王乾德等一批老领导、老同志起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李瑊《启程渔阳里》是迄今第一部全面系统阐述“渔阳里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最新研究成果,完整介绍了发现研究老渔阳里的过程和老渔阳里在建党历史上的重大意义。有专家认为:“可以称之为填补了党史研究的空白”。由此接上了中国共产党的一大,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历史由此得以完整。渔阳里2号也从湮没无闻到成为上海“一馆五址”之一的著名革命历史纪念场馆,推助“渔阳里”研究成为中共党史领域的热点问题。
上海是党的诞生地,上海是近代中国光明的摇篮,这本书从一个侧面充分说明了这个判断。希望读者朋友们喜欢这本书!
张新颖推荐语:
我开了一门阅读课,很多年来,每次书目里都有《小于一》这本书。我想用布罗茨基阐释过的奥登的几句诗,来推荐这本书:
但愿我,虽然跟他们一样
由厄洛斯和尘土构成,
被同样的消极和绝望围困,
能呈上一柱肯定的火焰。
本书译者黄灿然说:“《小于一》是20世纪最好的随笔集,……不仅可作为文学力量和人格力量的参照系,而且可作为一个高标准,来衡量自己和别人写作的斤两。至少,受到这本书的洗礼,我们就不会对那些不管是流行作家还是精英作家的文章太过在意,这可省去我们很多时间。”
另外,推荐一部动画电影《至爱梵高》。关于梵高,已经有太多的书,也有不少传记片,这部电影的不同凡响,在于它以复活梵高作品的形式,让数量极其巨大的油画联动贯穿始终,辟出一条从梵高的画理解梵高的内在路径。
图片来源:主办方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卫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