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阳初是享誉世界的平民教育家。他为何如同苦行僧,历经磨难而终生不渝其追求?要理解一个真实又超凡的人,需有一个可供接近的通道,传记文学的意义即在于此。当然,作家要走进另一个鲜活的人物,只能用重叠的生命体验复原其中一部分,剩余的部分只能依靠想象去完成。所以,传记最有价值之处,在于作家和传主生命重叠的部分。在若干晏阳初的传记中,四川作家苗勇的新作,至少有两个地方值得重视。
一是对晏阳初与大巴山文化关系的深入挖掘。晏阳初生于四川巴中,地处大巴山腹地,特有的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对晏阳初早期人格的形成,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作为巴中人的苗勇,在这方面有着他的写作优势。例如,晏阳初总结其精神世界中的“三C”:Confucius(孔子)、Christ(基督教义)和Coolie(苦力),其中的Coolie(苦力),就因作者对大巴山文化的熟悉而变得更生动、具体。在交通不便的大巴山地区,“背二哥”是必须的工种,也是名副其实的“苦力“。苗勇描写在晏阳初一次次求学过程中,与“背二哥”近距离接触,并感受到他们的乐观和坚韧,这符合当地生活的实际,在晏阳初的思想中也能得到确证。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是对乡村社会的全面振兴,其中的内容不仅包含物质改善,还包含精神成长,显然出于他对于平民的尊重。晏阳初开展平民教育,常常如同大巴山中的“背二哥”,虽遭各种打击和挫折,但从未放弃,表现出坚韧乐观的精神。
二是晏阳初不同于一般知识分子的实践精神。他的实践精神,不是传统社会的“学而优则仕”,也不是近代社会的投身革命,而是按照自己的理想,独立寻找解决中国问题的办法。作者苗勇的职业,让他在看待此类问题上具有优势。苗勇当过中学教师、基层公务员,直到任职工会,这让他对中国社会和文化有更深体会,对于在基层社会如何“实践”更有发言权,这些反映在作品里,能更真实地传达出晏阳初的人格魅力。
▲《晏阳初》,苗勇著,东方出版社出版
书中两个细节让我记忆犹新。一是晏阳初对张学良威逼利诱的拒绝。张学良对晏阳初有知遇之恩,这很容易变成人身依附,但晏阳初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性,这也让他的平民教育运动没有沦为政治之术,而是救国之道。作者处理这个细节,没有过分强调其品行高洁,而是突出了笃定务实,更体现出晏阳初的人格特点。唯如此,晏阳初才能在战乱纷争的近代中国坚持下去。另一是晏阳初在定县实验时遭遇的问题。作者对定县实验的描写,回到乡村社会改造的语境,写出了实验中各项工作间的逻辑关系。比如,尽管棉花产量不高,但农民仍不愿改变种子,这就需要通过试验田的方式让农民信服;棉花丰收了,农民却因不能决定价格而难以真正受益,这需要建立农产品销售渠道。如果没有基层的社会工作经历,就很难讲清晏阳初在定县开展的一系列实验。但作者在处理此类细节时,显得格外得心应手。
《晏阳初》值得推荐的优长还有很多,在比较各种晏阳初传记的基础上,我特别介绍这两点。其余部分,留给读者自行品味。
作者:周维东
编辑:薛伟平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