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二世统治俄国23年之久,他的保守统治与沙俄的覆灭究竟有多大关系?从退位到全家死于叶卡捷琳堡,在最后的16个月中他的生活和思想究竟怎样?尼古拉二世最后的岁月是一段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闪耀着沙皇俄国的余晖,也开启了如火如荼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历史的杠杆最终倒向了苏维埃政权。
一百多年来,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的遭遇一直迷雾重重,它引起了许多人的兴趣,也有许多学者、作家讲述过许多版本,但本书有其独到之处。作者罗伯特·瑟维斯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现为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研究员、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他对苏俄历史有着深入的研究与理解,并且能参考大量前人接触不到的资料,包括沙皇的日记、谈话记录、官方调查的记录。瑟维斯以解剖般的审慎、细致研究这些资料,从而对尼古拉二世危机重重的统治有了新的发现与认识,并试图拨开围绕末代沙皇一家境遇的迷雾。
此外,本书还呈现了在推翻沙皇统治的二月革命到布尔什维克取得权力的十月革命之间,俄国的社会、经济、政治景况。作者以大量丰富的原始材料为基础,回顾那段波澜壮阔、激动人心的历史,勾勒出末代沙皇的真实形象。
《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最后503天》
[英国]罗伯特·瑟维斯 著
付 满 译
译林出版社出版
相关阅读
【序言】
沙皇尼古拉二世是20世纪历史上一个极富争议的人物。他的仰慕者坚定地认为他是一位体贴的丈夫与慈爱的父亲,尽全力保护俄国免受革命潮流的冲击。而他的统治最终在1917年的二月革命中被革命派推翻,他和家人也在一年后遇害。他的反对者则有着完全不同的看法。在他们眼中,尼古拉二世是一个顽固反动的暴君,他破坏了俄国的稳定,俄国本有机会避免后面几十年里发生的灾难,而正是他摧毁了这些机会。在我看来,偏信任何一方都是不对的。事实上,双方对他的描述都正确,他是一个复杂且矛盾的人和统治者。
在这本书中,我着手探察尼古拉在被推翻后的16个月里的经历。在那期间,他先后被关押在沙皇村、托博尔斯克,直至最后的叶卡捷琳堡,几乎没有获释的可能。他很少向大臣吐露自己的心迹,也一直有说一套做一套的恶名。然而被迫退位后,除了在试图宽慰一同遭受关押的妻子与孩子时,其他时候他便没什么必要再继续矫饰以迷惑他人了。这段历史已经广为流传,通常人们都会自然而然重点渲染末代沙皇一家于1918年7月在乌拉尔的地下室中被处死的恐怖片段,也会不太确定地提到有一两名成员从屠杀现场逃了出去。我不禁想,英语文学界的一部分人居然会相信一支全副武装、纪律严明的行刑队在密闭的地下室里能做出这样惊人的疏忽之举,他们几乎有反社会的倾向了。但是,我们仍应当对历史证据进行仔细勘查,大部分证据长期以来都可供勘验,我在本书中愿尽力一试。
1917年,很多人在讨论是否应将尼古拉平安地流放到英国。尽管他的表兄乔治五世并不反对这个想法,但在当时俄国政治阻碍重重的情况下,这个想法又有多少现实可行性呢?1918年4月,尼古拉从托博尔斯克转移到叶卡捷琳堡,这是他人生的最后一段旅途,在这段长久以来存在着谜团的旅途中又发生了什么?
我们当然需要参考新旧文献,采取全新的视角考察尼古拉及其家人在1918年7月17日的殒命,但这之前的数月时间同样值得注意。在关押期间,尼古拉有充足的时间去回顾1894年以来自己的统治。即使如此,我们还是惊讶地发现他的日记和记录下来的对话鲜少涉及他的思考。除了他写给自己的东西和与他人的对话外,还有一个信息源被习惯性地忽略了,那就是他在囚禁期间为了打发时间而阅读的一大批文学和历史作品。在他一生中,时常会有关于他的政治目的的争议,而他的阅读书目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窗口,一窥其内心世界。将他去世前16个月的日记、言谈记录和阅读书目放在一起研究,我们就得到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以考察他是否曾对自己当政时的决定后悔过。它们能告诉我们,他到底希望成为一位怎样的统治者,他是否像人们所说的,真的是一个顽固不化的独裁者和狂热的反犹太主义者,只在胁迫下才做出政治让步。
它们也能显明尼古拉对1917年至1918年的革命形势的看法以及他对俄国远景的展望。他试图去理解局势,但局势已不受他控制,最终他不得不接受不可预料的改变。除了他的随从,他还和另外三个人交换过意见。一个是亚历山大·克伦斯基,他代表于1917年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之间统治俄国的临时政府,负责照顾尼古拉。而另外两个人则与这位即将载入史册的前沙皇有过更为亲密的交谈。他们是瓦西里·潘克拉托夫和瓦西里·雅科夫列夫。潘克拉托夫是社会革命党人,而雅科夫列夫是布尔什维克,他们是在托博尔斯克负责关押罗曼诺夫一家的接任官员。他们与这位前沙皇之间的对话是否对他的满腹臆断产生了影响呢?
本书还将重点探讨关押地周围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这也是一个没有在历史文献中得到足够关注的话题。托博尔斯克和叶卡捷琳堡的布尔什维克对于如何处置罗曼诺夫一家各有主张,他们与苏维埃政府之间关系紧张。托博尔斯克被来自其他地区的赤卫军攻占,他们认为将罗曼诺夫一家安全关押起来的做法是失败的,并试图修正。叶卡捷琳堡由布尔什维克领导,其中有几人希望不管上级同意不同意都应将尼古拉处死。
最终的决定是,将被苏维埃关押的前沙皇同他的家庭成员一起处决。从20世纪90年代起,俄国研究者一直在扩大文献研究范围,试图弄清楚究竟是谁下的命令,原因又是什么。我希望将这些资料与我在莫斯科和加利福尼亚找到的资料汇总,以查明究竟为何会发生这次处决,他们又是在什么时候,在哪里,以及如何实施的。学者们经常研究莫斯科和叶卡捷琳堡之间的通信,但这仍不足以解释发生的一切。我希望全面考察在执行处决之前几周叶卡捷琳堡,还有同样重要的莫斯科两地的军事与安全形势。莫斯科与柏林之间的关系同样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因素。以上问题便是我写作此书的基础。
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始于我偶然读到了一些有关尼古拉二世人生最后几个月的罕见文献。2013年夏天,我在胡佛研究所档案馆借阅图书,这是我延续几年的习惯。助理档案管理员琳达·伯纳德问我是否有兴趣看一看档案柜里有关罗曼诺夫家族的内容。这其中包括尼古拉二世的退位文件。一年后,负责俄国档案项目的洛拉·索罗卡向我提及最近刚刚收录了一些资料,即阿格涅斯·M. 季捷里赫斯的藏品,从1918年至1920年的调查到罗曼诺夫一家被处决,都有所涉及。那时,我发现胡佛也有一盒曾被称作“沙皇文档”的资料,所谓沙皇有几名家人逃出了叶卡捷琳堡的说法——这一观点长期以来无人质疑——便是基于这些资料。事实上,这些资料所揭示的恰恰与这一说法相反。这些资料构成了我研究的主要框架,另外我还发现了大量有关罗曼诺夫家族其他成员的新资料。
1917年二月革命后,尼古拉的想法与经历能够为我们提供很多信息,让我们了解俄国在20世纪初的20年里发生了什么。在人生的最后16个月中,这位谦逊、固执、不够称职的前沙皇在自己的祖国遭遇了个人悲剧,也正是他在很大程度上给俄国带来了灾难。尼古拉在十月革命爆发后的第一年便被处决了,因此他并不知道随后的大恐慌发展到了怎样可怕的地步。但他从囚禁宅邸那扇紧闭的门后面看到的、得知的一切,于他而言已经足够糟糕了。
作者:[英国]罗伯特·瑟维斯
编辑:蒋楚婷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