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进入2022新年,国内一批知名文学刊物纷纷推出新作,《人民文学》《收获》《上海文学》《当代》《花城》《十月》等杂志开年第一期新鲜出炉或即将面世。
其中,既有莫言、阿来、叶兆言、徐贵祥等在各自擅长写作风格版图上的坚守,也有如艾伟、路内、孙频、弋舟、周嘉宁等的叙事创新探索。一组组作品往时代和生活洪流的更深处开掘,勾连出当代中国文坛新春笔耕画卷。
叶兆言最新长篇小说《仪凤之门》首发2022年第一期《收获》。
仪凤门是南京城北部通往长江岸边的要道,北上、出征、打胜仗凯旋,都会经过这座城门。小说中,那一年,仪凤门重修完工,杨逵拉着黄包车与仪菊、芷歆相遇,但他未曾想过,在不远的将来,他竟然从人力车夫变成一位革命党人,同这两位女性陷入剪不断、理还乱的纠葛中,并抓住下关地区的发展契机,成为商界名人。杨逵和他的兄弟水根、冯亦雄,以各自的方式卷入这动荡时代,从懵懂无知的少年,到饱经风霜的中年,涉足革命、商界、政坛,他们好似与时代抗衡着,却又为时代付出代价。个体与历史在南京城里上演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协奏。
孙频《海边魔术师》、曹寇《鸭镇往事》、卢德坤《传记作家》三个中篇,以及张惠雯《朱迪》与弋舟《瀑布守门人》两个短篇,引人关注。在专栏“生活在别处”“明亮的星”之外,《收获》推出新专栏“尘海挹滴”,刊发南京大学教授王彬彬第一期作品《废墟与狗》。
阿来最新长篇小说《寻金记》在《人民文学》2022年第一期首发了上部。小说中,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西南大山中,金矿上被盗走的大金子,导致一个接一个生命消逝。他们都是过场者,但又都是令人过目不忘的人物。作家深湛的小说功夫不仅表现于此,更有对那个兵荒马乱的时运、时局的深刻洞察,那是对无论贪者、恶者还是有望者、有志者都无法相互长久善待的境遇——物欲的事体与人性的悲剧,在笔法细致环环相扣的历时、共时叙述中,让一个个筋疲力尽的人的故事,成为步步惊心的传奇,串联声声入骨的浩叹。至于下部,将进入新的社会大金子失而复得的故事。主编评价,在历史选择的铁律与小说方式的微妙间,作品写出审美的无穷张力,“我们熟悉的这位作家就是这样一直出色,又一直令我们满怀期待。”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新一年《人民文学》新设“人民阅卷”栏目,选辑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对本刊所发作品的热情恳切的评语。
本期许多作品也与自然生态相连。徐刚非虚构《自然笔记》段段连天地、时时含性情、处处是学识,充满了自然之思与旅人之道;沈念非虚构《大湖消息》实情在水在岸、世情在人在乡、诗情在物在我;劳罕散文《西湖边,有这么一个小院》将大师留驻的历史文化印迹还原并赋予深情的行道之思;刘文飞散文《纳博科夫与蝴蝶》在求证的冲动中发掘隐秘关联,辨认引领飞升的路径……
2022年第一期《上海文学》刊登莫言一组诗作,打头诗《聂鲁达的铜像》缘起于莫言与京师学堂中聂鲁达铜像的一场心灵对话。
春夜,莫言一个人在大厅面对聂鲁达的铜像,诗人之间有心灵对话。他用“沾了清水的绒布”拭擦聂鲁达的铜像,想起了聂鲁达的诗歌和人生,也回想起自己访问智利,访问聂鲁达故居的往事。在莫言的冥想中,聂鲁达不是铜像,而是依然辐射着激情的诗人,他和聂鲁达铜像在诗中奇妙地互换着身份……
《上海文学》自2018年以来每年一月号都推出“短小说特辑”,以短小精悍的篇幅,追求精英化与文学性的特质。今年“短小说特辑”推出石舒清《单耳子》、三三《来客》、周洁茹《一次出游》等短小说,体现作家们各自叙事技巧和文学格调。徐皓峰“‘十七年电影’中的事故人情”、陈冲“轮到我的时候我该说什么”、棉棉“心电之影”等备受欢迎的专栏依然与读者相约。
2022年第一期《当代》推出军旅作家徐贵祥长篇新作《琴声飞过旷野》,小说讲述新四军文艺队特殊的童子班在火热革命岁月里的成长,战火硝烟中飞扬的琴声与唱腔,寄托了孩子们澄澈而滚烫的心,也代表着民族的希望。新作延续《历史的天空》《马上天下》《英雄山》等作品“英雄主义”内核,又在革命战争传奇书写中灌注了灵动昂扬的少年气。
北京冬奥会是2022年开年一大盛事,《当代》推出孙晶岩长篇纪实《中国冬奥》,全景记录北京冬奥会的筹备建设,中国运动健儿的备战历程,以及冰雪运动与冬奥文化在我国的蓬勃发展,展示北京作为“双奥”之城向全世界提供的冬奥“中国方案”。
2022年第一期《十月》头条是周嘉宁最新中篇小说《明日派对》。“二000年”已在文学叙事里完成它的讲述,《明日派对》于此刻回望世纪之初的未来想象,一个时代曾伴随人成长而后落幕。“我”、王鹿、潇潇,文艺青年们,在世纪之交的躁动、亢奋、期待和沮丧中生长、“逃亡”、聚散,“一道浪总是连接着下一道浪”,青春理想与时代精神,洪波涌动。
《十月》开辟聚焦生态文学的新栏目“大地之事”,将容纳小说、散文、非虚构、诗歌等不同文类形式,有关自然生态与社会、文化的互动与往来,有关生态及其周边美学、历史文化、自然伦理、政治经济学等多学科视域的引入,有关所有“大地上的事”。
2022年《花城》第一期推出“花城关注·致90年代”专题,收入艾伟、路内、徐则臣、王莫之、范伟等作家新作,主持人何平从文学处理社会经验的角度来解读,分析小说家们如何自觉地处理个人精神成长过程中的历史遗产问题。
艾伟《幸福旅社》用“小镇往事”,浓缩了一个欲望生态的市场年代;路内《体育课》是“少年热血”的职校故事,回到90年代的青春起点;徐则臣《宋骑鹅和他的女人》铺洒“故乡”色调,展开乡镇图景和烟火人心;王莫之《明天的烟》以音乐视角切入时代细史,书写90年代至今的“黑胶文化”和其背后人群;范伟《走起书》以北大学子个人命运切入90年代,描述了一个时代的沉浮和可能性。
图片来源:杂志方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