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望,在第十一次文代会上,电影界代表展开研讨:有哪些经验可寻迹、有哪些短板须提升,以让中国电影“承百代之流,会当今之变”,在更好描绘中国人心灵图谱的同时激荡起世界共鸣。
实现“中国性与世界性的共享”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频繁摘取世界主流电影节大奖,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尹鸿举例,《红高粱》《卧虎藏龙》《英雄》等一批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与历史底蕴的电影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一道窗口,“让不少国外观众开始对中国感兴趣”。
▲电影《卧虎藏龙》剧照。
“中国电影不仅应让中国故事‘为人知’,更要‘为人认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尹鸿认为,关键在于实现电影故事中“中国性与世界性的共享”,传达自由、正义、幸福等为全人类认同与追求的理念。他看好传播门槛较低、故事背景相对虚幻的动画片、玄幻片以及历史、古装题材作品,“或将成为向海外传播中国故事的领头兵,比如《哪吒之魔童降世》《青蛇》系列。”
▲《哪吒之魔童降世》剧照。
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王一川则认为,电影讲述的中国故事应当是“多样化、多层次、丰富的”,既包括具有恢弘历史观、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和历史人物事件为呈现对象的主题电影,比如《八佰》《1921》《长津湖》等,也包括一系列描绘普通人细密日常、人情冷暖的细腻之作,比如《你好,李焕英》《我的姐姐》《送你一朵小红花》等。正如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的,“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要把自己的思想倾向和情感同人民融为一体,把心、情、思沉到人民之中。”这些作品或激发观众的爱国情怀、或牵连起观众对亲情的共同羁绊、或刻画生命之坚韧顽强,丰富多样的题材背后是恒常不变的对时代与人民的敏锐关照。
电影《长津湖》剧照。
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胡智锋总结了中国影像成功传播海外的四类经验:一是“借船出海”——以国外观众熟悉的叙事模式和艺术表达方法来讲述中国故事,传达中国的价值内核,“比如《卧虎藏龙》用了好莱坞的叙事手法,但它核心讲述的是中国的江湖故事与侠义精神。”二是“共情”——如《渴望》《媳妇的美好时代》在东南亚、非洲等国家热播,生活中的家长里短、酸甜苦辣引起当地观众共鸣;三是“共感”——基于人类共有的感官体验,美食纪录片等在海外热播;四是“日常与传奇的融合”——比如李子柒的视频展现的是恬淡的乡居日常,但其中又注入了美轮美奂的田园景致、万物百汇的动静以及人的劳作智慧等传奇要素,在海外大受欢迎。
达到人物的“心灵辩证法”
近些年中国电影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佳作不断涌现,票房成绩不断刷新,然而在亮眼的成绩背后,从电影大国到电影强国之路仍道阻且长。“中国头部电影的投资规模、制作水平几乎已同好莱坞电影齐平。”尹鸿说道,“但这样的头部电影只是少数,实际上,在年产千部左右的国产片中,每年票房能超过5000万的电影可能不超过100部,中国电影的整体工业化水平还有待提高。”
商业大片固然是电影发展的一个维度,但小制作也能找到市场共鸣。胡智锋推崇的小制作有《守岛人》,“虽是小制作,却呈现出壮美的景观和深刻的生活内容,彰显出电影叙事的能力和水平。”
▲电影《守岛人》剧照。
“目前一些中国电影还缺乏‘表达创意’。”王一川进一步解释道,较难从成熟素材中提炼出深刻主题,对传统文化、精神、美学风范的呈现仍停留在肤浅层面,成为符号式的点缀,一些电影的人物塑造也流于扁平,未能达到人物的“心灵辩证法”——“写出一个人物灵魂冲突中的复杂性、丰富性以及难以化解的矛盾”“比如某些战争片中的战争场面十分壮观,打斗十分激烈,但看完之后观众却记不住人物。”
要提升中国电影的质量,尹鸿认为当下观众对电影的包容度也还待提升。“观众有时可能会揪住电影中的某些细节,做超出电影文本之外的一些解读,让电影创作者束手束脚。”尹鸿说道,“没有宽容就没有创新。文艺作品要出高峰,既是自上而下,也是自下而上的。观众有多好,中国电影才会有多好。”
作者:彭丹
图片:豆瓣网
编辑:陆正明
责任编辑:江胜信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