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诃夫小说变成中国木偶戏?来自上海戏剧学院2019级木偶表演专业学生,日前在长江剧场黑匣子为观众带来了两场诙谐生动的木偶剧《变色龙》。作品运用了传统杖头木偶和皮影的形式来演绎,西戏中演,洋为中用,是一次跨文化的戏剧创新。
木偶剧《变色龙》是中国木偶皮影紧缺人才培养计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资助项目,以及上海戏剧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项目。由戏文系2018级戏剧教育专业学生覃紫珊、戏曲学院2018级木偶表演专业何旭锋担任编剧,上戏木偶表演专业教师秦峰担任指导教师和导演,2019级木偶表演专业学生出演。
四方县新任捕快赵溜须买官上任,意气风发,最善巧立名目,贪财收贿。一日街上巡逻之时,撞见小狗咬了人,赵捕快立刻升堂开审,要判小狗罪名,却发现这狗好像是知县大人家的,他立马调转态度,要判被咬的金铁匠诬告。铁匠不依不饶,也摆出了自己的“靠山”。赵溜须只得又一次“扭转乾坤”,判小狗有罪。
谁料铁匠的“靠山”被围观的群众揭发是“假冒伪劣”,赵溜须终于安下心来判铁匠有罪,知县家的小狗无罪了。正当赵溜须凭借着救下小狗之功,被知县赏识、加官县丞、风头无两之时,却激怒了真正掌权的知县夫人。原来,他费尽心思救下的小狗,正是被夫人赶出门外的恶犬。这下赵溜须两头落空,只好夹起尾巴做人了。
“这个剧拉近了舞台与生活之间的距离,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溜须拍马阿谀奉承‘变色’的人,而契诃夫的《变色龙》很生动地刻画了舞台形象。”何旭锋告诉记者,创作的初衷,是想进行一种东西方文化之间的碰撞,使西方的著作与东方的元素相融合,用杖头木偶的表演形式,塑造惟妙惟肖的人物,打造一出轻松诙谐的木偶戏。
“希望外国经典在中国传统木偶的演绎下,绽放出新魅力,”秦峰说,对于木偶戏,既不能一味地守旧不变,也不是贸然求新求变。如何让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新时代产生发展新动力?是上戏木偶表演专业近年来一直探索的课题。秦峰是“木偶表演技法”课程的负责人,他始终坚持人才培养融入课程思政,注重培养木偶表演专业学生编、导、演的综合创作能力,注重教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长期坚持为学生提供和搭建实践展示平台。
剧照来自上海戏剧学院
作者:童薇菁
编辑:姜方
责任编辑:范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