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文献是记载历史、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然而长期以来,那些深藏于恒温恒湿条件下的珍贵古籍,对普通人来说既陌生又遥远,更遑论阅读与使用。近年来,国家图书馆不遗余力地将馆藏古籍善本的缩微胶卷进行数字转化,并陆续公布上网。
11月30日,国家图书馆发布公告,已通过“中华古籍资源库”累计发布各类古籍资源总量达10万部/件,包括馆藏善本古籍、普通古籍、甲骨、敦煌文献、碑帖拓片、西夏文献、赵城金藏、地方志、家谱、年画、老照片等,以及馆外、海外征集古籍资源。读者免登录即可访问阅览古籍资源。
其中,“数字古籍”数据库通过全彩影像数字化和缩微胶卷转化影像方式建设,发布国家图书馆藏善本古籍和普通古籍,从2016年9月28日起陆续上线,目前已发布馆藏古籍2万余部;“数字方志”数据库中的地方志文献为我国所特有,也是国家图书馆独具特色的馆藏之一,所存文献数量与品质极高,该数据库以国家图书馆藏地方志文献建设,目前发布馆藏方志资源6528种。
“不用花钱购买权限,不用电脑挂VPN,只需要在网页里登录一下账号,便可坐拥万千古籍,实在是信息化时代下史学研究者的‘神助攻’。最近发现国图又推出了免登录账号的服务,这可谓是‘便上加便’了。”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博士生高航在谈到“中华古籍资源库”的使用体验时兴奋地表示。
实现免登录阅览,检索和浏览方式全面升级
在“中华古籍资源库”主页面,读者可使用高级检索,各子库组合检索,还可选择书名、著者、索书号等精确和组合检索。通过点击检索结果中的题名,可进入全文阅览界面;点击需要阅读的册次,可阅览整册全文影像。同时,使用页面各种阅览工具,可实现页面切换、放大阅览等功能。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苏品红告诉记者,为了解决保护与利用的矛盾,国家图书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就开始进行数字资源建设工作,自2000年起,更是开始有计划地将珍贵特色馆藏进行数字化,并陆续建成“数字方志”“宋人文集”“碑帖菁华”“甲骨世界”等专题资源库,通过国家图书馆官网免费向社会公众发布,取得了丰硕成果。
2016年9月28日,作为“中华古籍保护计划”阶段成果的“中华古籍资源库”正式开通运行,在线发布国家图书馆善本古籍影像10975部。
2020年4月,国家图书馆新版“读者门户”正式上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将自建、征集的古籍资源统一整合在“中华古籍资源库”下,检索和浏览方式全面升级,兼容PC和移动端。
“目前,‘中华古籍资源库’在线发布资源包括国家图书馆藏善本、普通古籍、甲骨、敦煌文献、碑帖拓片、西夏文献、赵城金藏、地方志、家谱、年画、老照片等,天津图书馆、云南省图书馆等有关存藏机构的古籍资源,以及从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法国国家图书馆等海外机构征集的古籍资源,总量约10万部(件)。”苏品红说。
▲读者可通过登陆国家图书馆主页,点击进入读者云门户,通过点击“中华古籍资源库”进入主检索界面,或在“特色资源”栏目中点击“数字古籍”等各子库
“中华古籍资源库”丰富的数字资源吸引了大量的阅读。“近三年来,‘数字方志’‘甲骨拓片’‘西夏文献’‘碑帖菁华’‘前尘旧影’的用户访问量逐年持续增长;其中,甲骨拓片2019-2020年访问量、碑帖菁华2020年访问量、前尘旧影2020年访问量、古籍善本2019年访问量年增长率均超过100%。2019年古籍善本用户访问量呈跨越式上升,由2018年的453,811种次激增至2019年的2,419,369种次,年增长率高达433.1%,2020年访问量略有下降,但仍比2018年增长284.4%。”苏品红介绍。
“中华古籍资源库”采用的是“原样数字化”,先将纸本文献进行缩微拍照,再由高速的胶片扫描仪将胶片扫描成数字资源,最大限度保存古籍历史信息,让读者进行利用。
据国家图书馆缩微文献部主任王磊介绍,我国从1985年就开启了利用缩微技术有组织、有计划、规模化开展珍贵文献抢救保护工作的历程,成立了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该中心于1998年交由国家图书馆管理。30余年来,先后有25家公共图书馆称为缩微中心拍摄馆,19家公共图书馆成为资料馆。在缩微中心的带动引领下,各成员单位累计拍摄抢救各类珍贵文献约19万种,共计7860余万拍。“缩微胶片易于存放,转移方便,便于转化利用,能满足500年以上安全存储的要求”,王磊介绍。
▲工作人员正在将纸本文献进行缩微拍照,此后再由高速的胶片扫描仪将胶片扫描成数字资源
今年9月印发的《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工作“十四五”发展规划》对缩微工作提出了推进珍贵文献缩微工作进程、提高缩微文献服务保障能力、提升缩微文献揭示与服务水平以及强化缩微工作全方位保障力度的发展目标。
“中华古籍资源库”已成为学术研究“利器”,特别是在实现免登录和阅览速度提升后,收到了专业学者的良好反馈。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后高虹飞说:“足不出户、打开电脑,一叶叶高清书影,便尽收眼底。在图书馆,为避免污损古籍,我们通常不敢离书叶太近。还有一些单位每次仅向读者出借一部馆藏古籍,读者阅毕归还方可调阅下一部,这样就无法实现馆藏古籍的对勘。而利用资源库,读者不仅省却了交通出行、进馆安检、办理借阅手续、等待古籍提取的时间,还可以轻松实现古籍对勘,更可尽情地放大图像、局部截图,从而更加仔细地考察刻本的版式与字体风格。”
古籍保护进入到新阶段
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介绍,近两个月来,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对“中华古籍资源库”成果进行整合,通过提速、免注册登录、改进浏览器配置,使古籍珍本随时出现在案头,阅读不再是难事,极大促进了古籍阅览服务。同时改进读者到馆服务,在社会监督下改进和提高服务质量。
张志清说,从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迄今已有14年。这期间,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会同全国古籍保护单位共同协作,基本完成了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工作;通过《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评审,带动了国家珍贵古籍的保护和修复;通过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评审,使全国两千万册古籍得到了妥善存藏;通过设立古籍修复项目,修复了370万叶珍贵古籍;通过影印出版,使一大批古籍得到再生性保护,仅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历年来影印出版的古籍,就超过4万部;国家图书馆“中华古籍资源库”累计发布古籍及特藏文献10万部(件),通过互联网提供公益服务;通过培训班、传习所和中专、大专、高校等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为全国2000多家古籍存藏单位培养古籍保护人员超过1万人次;少数民族地区古籍保护得以加强,西南民族藏、彝、东巴、傣文献得到批量修复,藏文纳格拉洞修复文献装具在社会资金支持下制作完成;同时,古籍保护宣传和推广活动丰富多彩,中华传统晒书大会、寻找古籍守护人、中华经典传习所等活动陆续开展,国家典籍博物馆举办与古籍有关的展览展示超过百场,服务观众500万人次。
“古籍保护专家团队从过去的图书馆保护专家,扩展到人文、社科、科技、收藏、非遗、传媒等各方面专家加入,形成了古籍保护、整理、研究、出版、数字化等不同单位间的密切配合。古籍保护学科呼之欲出,古籍保护进入到新阶段。”张志清介绍。
张志清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新时代古籍保护工作,将继续深入开展“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夯实基础,统筹做好古籍保护、整理、研究、出版、数字化、推广等方面的协调,加强人才规划、学科建设、职业资格等,调动从业者积极性,加大对从业者的管理。同时,全面促进古籍的转化利用,如对古籍的标点、整理、释读、传播、开放(数字化)、教育等,并进一步调动社会资金力量参与古籍保护,加强制度建设和各项保障措施,使古籍保护迈上新台阶。
作者:文汇报驻京记者 李扬
编辑:陆正明
照片:李扬摄
责任编辑:江胜信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