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化进程中,“千城一面”的状况亟待解决。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具地域差异性的民俗文化最具特色,也最容易获得集体认同,值得重视和开发利用。
今天,由市群艺馆与华师大共同策划的“我们的节日”——系列民俗文化培训在上海数字文化馆云上启动,计划用三年时间让更多的群文工作者了解上海的民俗文化、地域文化,并运用到自己的工作、活动、创作中去,用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将之推广到市民文化生活中去。
首批设计的八个课程,按照一年四季分为四次集中培训,每次都提前一个季度让大家了解下一个季节的传统节日与二十四节气的相关内容。参与授课的老师们都是在这一领域内深入研究并取得成果的专家、学者,他们有的已近耄耋之年,有的长期身处“深闺”里。“我们希望把他们请出来,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传授给我们的群文工作者,不能让民俗文化‘人在艺存,人亡艺绝’。”市群艺馆副馆长吴榕美说。
“一项民俗文化活动,三代过后不用,就难以延续传承,因为后人压根就不知道了。”华东师大终身教授陈勤建不无感叹道,民间传说看上去荒诞不经,但其中内含着民间历史文化的真实。比如,为什么江南民居的门庭、屋脊、飞檐随处可见飞鸟?为什么我们结婚是送喜蛋?“羽化成仙”“东道主”“东家”这些词从何而来?在第一讲:“江南文化之根——稻作鸟文化”中,他用详尽的田野调查资料讲述了江南地区如何从稻作生产中萌发鸟崇拜、太阳崇拜,并反映在江南建筑、服饰、民间文学等上面。让他遗憾的是,有些民俗民间文化没有很好地表现在当代文化生活里、音乐舞蹈等现代艺术形式中,而埋没在田野调查里、民俗研究中。
“社会上现在的民俗活动略显雷同和表层,有时候感觉缺乏与现代审美相融合的创意,这样会难以获得年青一代的喜爱和认同。”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主任尹笑非说,民俗是社会生产和生活中逐渐形成、较为稳定的文化现象和风尚,在日常生活中代代传承,靠的是群体心理的认同。而作为策划组织公共文化艺术创作、培训、活动的群文工作者,首先要学习掌握上海的民俗文化,才能成为传承传播民俗文化的重要推手。以年文化为例,各地都有关于吃的习俗,不是一过年就全国各地都吃饺子,江南一带是吃糕、团,而且很多过年的食品都有着美好的寓意。比如,“吃年糕,年年高”,“百叶包肉,吉祥如意”、“炒菜芯,讨彩头”……“希望我们的民俗能借助当今传统文化复苏的春风,完成民众对民俗的认知与认可,形成广泛的民族认同。”尹笑非说。
市群艺馆音乐指导、群星奖获得者孙彬彬听了讲座后表示很有收获,对理解和传承江南文化有了更深的感悟。这也让她反思过去的作品对民间文化涉猎不多,希望能在今后的创作中,多借鉴、吸收民俗民间文化,涵养出更多反映江南文化的优秀作品。
作者:李婷
编辑:姜方
责任编辑:王彦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