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的洋泾浜
作为上海近代一个特殊意象,“洋泾浜”也是海派文化的文化符号之一。工商业的发展繁荣、新兴的都市文化、中西文化的冲突交融,都在城市市民日常生活中有所投影,并在“洋泾浜”地区有所展现。
“‘洋泾浜’本是英、法租界的界河,交通繁忙。因河浜淤堵、浜水污浊,洋泾浜20世纪初被填没,筑成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首开上海东西向交通干道之先河。”中国近代史学科教授、上海社科院历史所特约研究员陈祖恩,文史作家“读史老张”张国伟亮相上生新所茑屋书店,从洋泾浜的历史说起,分享旧时上海都市生活。
说到近代上海,不少人往往想到“远东最大城市”“冒险家的乐园”盛名,车水马龙的繁华。如果说南京路代表了近代上海商业文明的发展,那么南京路以南“洋泾浜北边”地区,包含了庶民衣食住行、文化娱乐的方方面面。
这一带也孕育过红色文化,革命先烈亦在洋泾浜北边停驻脚步。比如,天蟾舞台旁一间不起眼的小小医院,楼上藏着中共中央早期在上海活动时间最长的核心机关。在大革命失败之后艰难岁月里,革命先辈在此担任机密机关工作,出生入死、不畏艰险,作出了巨大贡献。
《洋泾浜北边》一书精选上海“洋泾浜北边”街区,即东至外滩、西至西藏中路、北至汉口路、南至延安东路的历史建筑、名所20处,包括洋泾浜(今延安东路)、英国总会、三井洋行上海支店大楼、都城饭店、乐善堂、仁济医院、杏花楼、江苏旅社、福州路菜场、中央旅社、格致书院、天蟾舞台、中央大戏院、仁济堂、远东饭店等,全面解说“洋泾浜”文化内涵。当城市可漫步、建筑可阅读,本书也为更多游客读者精选散步路线,引领人们在行走中感受城市的历史温度与海派魅力。
陈祖恩谈到,洋泾浜北边,特别是四马路(福州路)一带,书局、报社林立,近现代许多文人在此活动。这里的餐馆、菜场、医院、学校、药房等生活配套设施也一应俱全,居民住宅鳞次栉比,街角烟火气旺盛,能实际感受近代市民的日常生活与波澜壮阔进程的碰撞。
其中,旅馆、饭店是近代上海重要的文化场所,更是现代化服务业发展的缩影。比如,位于石库门弄堂深处的江苏旅社,凝结着江苏人的上海情结;中央、东方、大中华、远东等坐落于城市“绿肺”跑马厅附近的饭店,曾引进世界最新设施与先进服务理念,是市民休憩娱乐、“摆阔”请客的好去处。
此外,云南路上善堂仁济堂,施粥赠衣,哺育孤儿,沪上各界慈善救济活动也多从此展开,上海市民的慈善事业从这里启程,帮助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受灾人民。“如今仁济堂建筑已不复存在,但近代上海市民的慈善伟业留存在人们心中。”
嘉宾们谈到,如何理解日本学者村松梢风所言之“魔都”?他们援引浙江籍“新月派”诗人邵洵美所说:“我爱上海,便是因为它与我的关系太密切了:此地有我的老家,有我的新居。它是一部我的历史。”从这个角度来说,“魔都”的魔法就在于这座城市的便利开放、海纳百川、信守契约,它将不少来到上海的异乡人变成上海人——无论祖籍何处,只要来到这里,上海就是故乡。
图片来源:出版方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范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