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贯中西、窗开四扇”——著名作家、翻译家、学者施蛰存曾将一生治学的四个方面比喻为“四窗”,分别是新文学创作、古典文学研究、金石碑版考释、外国文学翻译。其中“西窗”成果首度整理结集,《施蛰存译文全集·小说卷》12册近500万字率先在沪推出,汇集了施蛰存1920年代开始陆续译介发表的域外小说近60种,是其文学翻译成就的系统呈现。
小说卷出版后,诗歌卷、散文评论卷、戏剧卷、史传卷等预计将于2022年出齐,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共同出版。恰逢施蛰存先生116周年诞辰之际,今天下午在上海市社联的《施蛰存译文全集》出版座谈会上,多位学者谈到,《施蛰存译文全集》将成为研究施蛰存文学思想、翻译实践的基础文本,成为研究中国现代翻译史、文化交流史的重要参考。这位“上海社科大师”所留下的精神遗产,也将展现上海文化高原所达到的高峰成就,为“上海文化”品牌的新高度添砖加瓦。
施蛰存部分译著
翻阅目录,施蛰存先后翻译过古希腊、奥地利、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俄国(苏联)、瑞典、挪威、丹麦、荷兰、波兰、匈牙利、捷克、保加利亚、美国、以色列、印度等国作家作品,时间跨度从文艺复兴时期至20世纪,体裁包括长中短篇小说、诗歌、散文、戏剧、文艺评论、传记等。
“其译作所涉国别之多、时间跨度之大、体裁之广,在中国现代文学翻译家中屈指可数。”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子善谈到,施蛰存1927年就开始了翻译生涯,翻译过爱尔兰诗人夏芝的诗和奥地利作家显尼志勒《蓓尔达·迦兰夫人》,“据初步统计,1949年以前,他创作的著作13种,翻译的则有16种,从数量上来看,翻译量超过了创作量。”
施蛰存1905年生于杭州,1922年考入杭州之江大学,次年转入革命气息浓厚的上海大学,两年后转到大同大学,参加五卅运动。1926年转入震旦大学法文班,加入共青团,与同学戴望舒、刘呐鸥办刊物、开书店,参与了冯雪峰和鲁迅拟定的苏联文艺理论丛书的译介。1932年起在上海主编大型文学月刊《现代》并从事小说创作。1937年起,在云南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大同大学、光华大学、沪江大学等校任教。1952年调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他曾先后被授予“上海市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首批68位“上海社科大师”之一,2003年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
可以说,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上海度过,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对外国文学的翻译引介,到左联时期在现代主义创作方面奠定地位,从1930年代创办杂志,到1949年后着力古典文学研究与教学,施蛰存每一步重要开拓都与这座城市息息相关,体现出与上海契合的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眼光与胸襟,折射出上海近一个世纪在社科文化领域所经历的创造与发展,变革与飞跃。
《施蛰存译文全集·小说卷》包含《十日谈选》《劫后英雄》《一九〇二级》《恋爱三昧》《匈牙利短篇小说集》《火炬》《波兰短篇小说集》《称心如意》《显克微支短篇小说集》《莱蒙特短篇小说集》《薄命的戴丽莎》《荣誉》《轭下》《尼克索短篇小说选》《征服者贝莱》等外文作品。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罗岗等学者谈到,施蛰存对于当时的弱小民族文学作品也给予了极大关注,比如波兰、保加利亚、丹麦、匈牙利等。他还将翻译理念融入到自身创作中,使其小说既有东方底蕴,又不乏西方人文色彩,比如《上元灯》《周夫人》等,令人耳目一新。
“传统和现代、东方与西方的融合,使得他的语言方面结合了先进之长,这在现代作家中也是很少的。这次整理出版不光是展示施蛰存文学上的成就,对于研究他的治学脉络也是重要契机。”复旦大学特聘讲座教授陈建华说。
此前,施蛰存不少译作在早年初版后一直未能重版,有些散见于报刊的单篇更是从未结集,2018年上海人民出版社获得施蛰存家属授权,正式启动《施蛰存译文全集》出版项目。业内认为,施蛰存是红色文化的见证者,海派文化的参与者,江南文化的发掘者,其全集的整理面世,在突出弘扬城市精神品格、提升城市软实力的当下,有着重要价值与学术意义。
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院长、翻译家袁筱一谈到,近期策划的纪录片《丽娃河畔的翻译家》,正是从施蛰存等老一辈翻译家开篇,梳理一代代文化“摆渡者”文脉。“在那个时代,一些翻译家容易受到文学进化论观点的影响,但是施先生没有。同时他又不乏个人兴趣,有这样明确意识、清晰立场的翻译家很少见,更显其珍贵。”
上海市期刊学会会长、上海人民出版社原社长王兴康透露,《施蛰存译文全集》预计共约700万字分17册,小说卷12册之后,明年将一次性出版后续5卷。此外,施蛰存著作全集的前期编纂已经启动。
作者:许旸
图片来源:出版方
编辑:姜方
责任编辑:邵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