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性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意味着什么?不同文化背景之下对于时间的艺术表达有着怎样的异同?
今天,刘海粟美术馆迎来一场特别的中德艺术交流展“间有小憩——不同世界的时间表达”,邀请公众共同参观和体验来自中德两国优秀的创作者们如何用她们的生命时刻来点亮不同的艺术畅想,来映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享、共情和共融。来自中国艺术家康青、高珊和周胤辰与德国艺术家葛星(Stella Geppert)、文妮尔(Nicole Wendel)和温斯雅(Saskia Wendland)的33组近百余件作品集结亮相,融合行动绘画、雕塑装置、表演影像、草稿文献等类别。
这一展览其实来自刘海粟美术馆和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携手、历时两年有余的同名项目。它始自2019年11月10日,分为多个线上和线下的创作阶段。
2020年11月8日下午3点的刘海粟美术馆和当天上午8点的柏HAUNT艺术空间里,这个项目在中德双边的空间内成功地跨境展开了一场名为“间有小憩!快闪!”的公众参与体验活动。两块同时俯拍和即时连线的镜头摄取到由66个白色塑料盒所组成的长形矩阵中罗列着的植物、锡箔、纱布、瓷泥、透明皂、海绵等日常物品,不断地在公众的参与或者引导之下发生实时的变化,并形成一段由人和物在时间的引导下而建设出的物体剧场和时间地图。
一年之后的今天,中德联合共创的一段艺术时间在刘海粟美术馆里再次驻留。不过,这一次是以近一个月的“慢闪”模式呈现,将持续至12月26日。
文妮尔《单元—60 种时间姿态:1 分钟》
“小憩”可能是一次呼与吸的悠忽之气,也可能是由此刻滑行到彼时的感官之度。
“间有小憩”既反映人类在社会中的工作(生产)和生活(消耗)的时间支配,也反映艺术家们对于时间不同存留状态的追问。时间对于艺术创作的过程来说,意味着什么?艺术实践通常在怎样的时刻开始启动?我们如何通过艺术作品感受时间的现场流逝?国际间的艺术对话如何克服时差,在文化的互为关系当中达到共时的有效和平衡?展览“间有小憩——不同世界的时间表达”的标题逻辑由一个短暂的停留时间而切入哲学思考,并试图推动你思考的齿轮。
葛星《沉浸 03 号》(出自《逾夜》系列)
在持续了两年的艺术交流和哲学探讨当中,来自上海的杨俊蕾和来自柏林的戴伊芮两位哲学家以及来自上海的策展人张婷也以持续的思想交锋,赋予和“时”“间”“小”“憩”四个字极为丰富细腻而深入浅出的观测视角和分析维度,不断向六位艺术家们的创作对话提供动力源泉和实践策略。这些基于感知和思考的脑力活动曾以丰富的线上协作而展开,比如“媒体托管”项目、“中德60秒”视频、“线上马拉松”和“远程互访”等行动单元,将六位艺术家在疫情影响的背景下转而以沉淀式的“慢创作”来探讨时间和时间性的设定目标推向极致。
康青《云图》
“间有小憩——不同世界的时间表达”在特别的语境之中,以一个看似超长和超常的国际协作项目的姿态而不断地调整工作方法,并最终获得了自适应的能力。这是由中德主办方、策展人、艺术家和哲学家们所共同激发出的一种全新的应对姿态和学术思考,也是该项目的动人之处。
周胤辰《江南 NO.2》
作者:范昕
编辑:陈熙涵
责任编辑:邵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