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将中国的抗疫经验有效传播到海外?花木兰这一中国经典故事IP,在东西方语境中拥有何种不同涵义,又折射出怎样的文化差异?中外传统节庆、仪式里,透露出哪些社会心理与大众流行现象?
近日,这些跨文化热点话题与文化现象,在上海多支高校团队中以年轻人的视角展开讨论。第四届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上海赛区暨第六届“外教社杯”上海市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在沪落幕,首次采用线上比赛形式,本科组27个参赛队和留学生组2个参赛队的案例演绎与阐述,展现出了高校学子对于跨文化交流理论的理解、开发案例过程中的创意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大赛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指导、上海外国语大学主办、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承办。
“全世界有7000种语言,每种语言都是文化的产物,文化是复杂的,而新冠疫情让文化更为复杂。我们需要很小心,避免制造更多的刻板印象;面对复杂性,应以新的方式以及多种视角予以分析。”上海外国语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外籍主任、顾力行教授谈到,当下跨文化能力渐成“刚需”,沪上这项品牌赛事有助于在新时代为国家可持续发展与国际交流合作培养出善于讲述中国故事的的创新型跨文化交际人才,提升他们的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思维能力。
业内评价,今年案例设计多元,视野宽广,与全球问题息息相关,如国际组织合作、跨国生态保护、大型开发项目、全球本土化适应、网络游戏中的文化、媒体和广告中的文化英雄、品牌形象或标识的应用、世博会展馆,以及自媒体、视频博客、直播等新媒体。“选手们在进行案例准备时要注意话题要有相关性、表演要清晰、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要具有本土文化深度、将多样性细化、切入点需要更加丰富。”顾力行建议道。
案例中涉及的文化多元,参赛选手参与了题材包罗万象的中国及世界文化的快问快答,如新冠疫情背景下的中药医疗与西药医疗、互联网时代的跨文化电商、跨国企业在中国菜市场的“本土化”之路、冬奥会下的中西文化、移民后裔的跨文化适应、疫情下非洲的疫苗分配、影视文化中走出国门的“花木兰”、疫情下中日“乒乓外交”等。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孙玉看来,作为外语学习者,除了学习语言之外,还应当用有效的互动交流,去讲述中国故事。比如,怎样将中国的抗疫经验、成果有效传播到海外,不仅要了解中国和国外不同的文化背景,还要懂得对生命、自由等概念的多元理解。“只有知己知彼,才能够用最恰当的方式把中国故事传递出去。”
在全球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怎样的跨文化能力有助于加强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相互理解?有学者谈到,近年来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给全世界造成了巨大挑战,也给国际形势造成了不确定性,与此同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也更加深入人心。而无论是构建紧密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还是推动教育对外开放更高水平发展,跨文化能力都至关重要,是未来人才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
跨文化能力大赛不仅考察选手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更是对思辨能力、心理素质、舞台表现力、综合知识储备的考验。换句话说,文化中地域差别、个人性格的差别不能忽视,这就更要具有同理心。在准备即兴案例的过程中,因观念不同,成员之间也会进行激烈辩论,学科的碰撞、视角的各异,以及根据学科背景所产生的理解诠释,恰恰是在“和而不同”中产生更多火花。
因此,大赛尤其注重考察参赛者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敏感度与适应性,以及在多元文化情境中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参赛学生需立足跨文化视角,对多元文化场景中的摩擦与冲突、公共外交中因文化差异引起的误解、全球化背景下商务沟通矛盾提出跨文化解决方案,彰显出新时代大学生良好的跨文化素养和全球公民意识。
据悉, “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以“坚定文化自信 增进国际理解”为主题,专注打造高校学生语言文化类一流竞赛平台,助力高等学校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复合型、高素质国际化人才。
作者:许旸
图片来源:主办方
编辑:商慧
责任编辑:柳青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