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个人口述史,这是我近年阅读的一个偏好。开读《外婆和她的房子》之前,我又多了两个好奇:一,口述者是我熟悉的年轻学者沈奕斐的母亲;二,作者商楚苘年仅17岁,竟然有如此的热情和真诚与老人沟通交流。
利用三天晨起的时间,我算得上是一口气读完了这本16多万字的书。外婆吴根妹,一个和老三届年龄相近的同辈人,鲜活地站在我面前,让我产生了很多联想。
沈奕斐在序言中提及,母亲既非社会名流,又无辉煌经历,只是一个平凡的“无身份”的普通人。而在我这个过来人的眼里,她积极的人生态度、总是能跟上时代的生活经历,让我强烈地感受到她人生的典型性。书中的任何一个生活细节都能让我想到另一个同辈人,或一群同辈人。口述者外婆还是有些特殊“身份”的。
▲《外婆和她的房子》
吴根妹口述,商楚苘撰写
东方出版中心2021年10月出版
外婆出生在一个城乡结合的家庭,父亲城镇户口,母亲农村户口,贫农成份的父亲入了党。这样家庭的后人是新中国的基本群众。我曾看过许多因父母大起大落而在逆境中成长者的回忆,那类人的苦难让人记忆深刻。外婆口中的断代史,可以让我们更准确地认识那时候大多数人的苦难,甚至也能看到千千万万从农村走向城市的人群的艰辛。
1966年,外婆小学毕业,即从城镇回乡。因积极肯干不怕苦,当过铁姑娘战斗队成员、团支部书记、大队干部,但那一代年轻农民该吃的苦她一件没落下,贫穷、饥饿、烂手烂脚。但外婆是一个不甘心苦难命运的人,她内心是有“盘算”的,抓住机遇绝不放手。我们在社会上也能看到这样的人物形象,老老实实做人,非份的东西不争,该我的东西也绝不谦虚。外婆依据政策,婚后成为“农转非”的工人,当然,做工人的外婆仍是一个优秀工人。
外婆这一代人结婚后,面临的最大的社会变革背景,是国家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在大锅饭吃不饱的情况下,外婆是如何在市场上寻找赚钱的机会,可能就是她人生的一大亮点。我甚至认为,这也许是外婆成就感中最难忘的情结。外婆和妹妹们一起看完日本连续剧《阿信》立即有了启发,她认为 “我们自己的经历和阿信的经历特别相似”“应该像阿信学习,小时候吃过这么多苦,阿信到老还有点成绩,我们现在这样下去混到老就真的只是老了”。在市场面前,外婆的吃苦精神、努力意志不逊色于任何同辈人。在外婆身上我看到了阿信的影子。
外婆走进大上海后的故事情节,我并不陌生,有些我甚至是见证者。因为小作者的父亲商建刚曾经的律师事业是从我身边起步的,我早就听闻他有一个非常能干、帮他们负责新房装修、帮他们照顾儿女、主持家政的丈母娘。外婆这段人生有另一种精彩。她说,当她走进“易买得”超市时,感觉自己就好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而刘姥姥实际是一个有生活智慧、会观察、会思考的老人,她们的形象是相近的。
阅读这样一本书,对我也是一种特殊的体验。书中没有高大上,没有微言大义,没有明星,没有大领导,有的只是生活的细节。我不知道是讲述者还是整理者故意为之,本书的口述内容并不介入历史变迁的深入思考。虽然外婆从那段历史走过,但她只客观讲述与自己生活相关的往事,然而读者却会触摸到那个时代。比如,外婆说:“有个在改造中的老地主,别人都不会理他,但我遇到了也会叫他爷爷。他后来和我说,那是他在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感觉被尊重的时刻。”
书看完之后,我感受到了外婆人生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要说有什么遗憾,那就是:外婆是苏州吴江区人,我希望外婆的口述可以多保留一些吴侬软语,那样也许更有味道。
作者:丁晓文
编辑:周怡倩
责任编辑:朱自奋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