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国宝海外流失录》
[日] 富田升 著
徐二红 译
中国画报出版社
本书从一位日本学者的角度,以义和团事件为焦点,考证了在中国传统王朝崩溃的过程中,中国文物如何外流于世界,以及具有象征意义的文物外流如何影响了流入国的传统审美意识,又如何参与了传统审美意识的近代化转型。用100余篇亲历者的证言、100余幅图片和20多个表格,具体而微地追踪中国文物外流的蛛丝马迹。
《流动的丰盈:一个小区的日常景观》
徐前进 著
上海书店出版社
小区是中国城市最小的行政规划,人们在其中出生、成长、生活,获得情感和知识。本书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作者以自己居住的小区为重点,试图记录那些不间断流动、不会进入历史档案的景观、人物和语言,将其纳入未来的史学视野中。在捕捉流动性的意义上,人人都是社会学家,人人也都是历史学家。
《美利坚的民族:一部北美地区文化史》
[美] 科林·伍达德 著
邓德东 译
甲骨文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公共生活中宗教所扮演的角色是什么?成为一个美利坚人代表着什么?为何美国人对这些极其基本的问题见解截然不同?科林·伍达德认为,原因在于北美大陆的居民其实是由11个不同宗教信仰、政治理念和人种特征的民族构成的,他们创造出的区域文化自一开始就相互抵牾。他们的冲突打造了美国的过去,并将影响美国的未来。
《美利坚帝国:一部全球史》
[英] A. G. 霍普金斯 著
薛雍乐 译
后浪 |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英国广播公司历史杂志》2018年年度图书之一。颠覆美国例外论神话,以大胆全新的全球视角揭示美利坚帝国与欧洲帝国的类似轨迹。作者以全球化的三个阶段分析美国历史,在早期全球化阶段,欧洲军事-财政国家陷入扩张危机,引发英属北美殖民地革命,美国是帝国殖民的产物。本书是一部全景式著作,视野开阔又有丰富材料。
《陌生人的需要》
[加]叶礼庭 著
陈晓静 译
三辉图书 | 中国华侨出版社
本书中,叶礼庭对当代政治和伦理学领域里所说的“陌生人社会”进行了一次历史考察,探讨我们为了自己、为了陌生人,可以做些什么。他从文学、宗教、启蒙运动等多个向度展开讨论,对“人的需要”的思考成为其中一以贯之的脉络,并重新审视了莎士比亚的《李尔王》、奥古斯丁等人的宗教信仰、休谟等人关于死亡的思考等。
《欧洲悲剧:欧元如何一步步将欧洲推入深渊》
[英] 阿绍卡·莫迪 著
王剑鹰 译
一頁folio | 辽宁人民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以欧盟、欧元为轴心,描述了欧洲自二战后近70年的发展。政治上从欧洲共同体到欧盟,经济上从各国单一货币到欧元的诞生,串联起一出欧洲社会的理性与冲动、繁荣与危机、憧憬与幻灭的大戏。作者莫迪不仅掌握欧洲危机的一手资料,而且曾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担任高级职位,对欧洲有切近的观察、精到的思考与专业的分析。
编辑:金久超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