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工作者是隐藏在精美文物背后的“守夜人”,这是一份看似寂廖和枯燥的职业,需要一腔热忱和无私热爱。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诸如文物修复师、古籍修复师、文博考古这类型的工作,从来都不是年轻人的首选。不过现在,却有越来越多的“后浪”开始追随中国文化的光芒。
近期,由上海图书馆、苏州图书馆与万代南梦宫(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古韵今辉,乐创未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项目”系列公益活动在苏州第二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先后展开。在为期十天的公益体验活动中,来自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文献保护修复部的张品芳主任与两馆的专业修复师团队,通过“古籍修复”和“碑刻传拓及拓片装裱”两项非遗技艺的知识讲解,带领两地的体验者们在亲身实践中感受非遗技艺的魅力,品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其中,“上海站”活动将于本月6日、7日在上海图书馆举行。
用薄纸片搓出蚂蟥袢装订线书,手握各种专业修复工具完成碑刻传拓的体验……明代周嘉胄对古籍修复师提出了“补天之手、贯虱之睛、灵慧虚和、心细如发”的要求。在日前苏州站的活动中,只见修复师团队双手翻飞,轻起轻落,力道准确,其精湛与纯熟的技巧,令一旁的观赏者和体验者啧啧称奇,而这支队伍中更不乏90后、95后的年轻身影。
95年出生的王欣,是上海图书馆古籍修复第四代传承人,也是文献保护修复部门年龄最小的员工。王欣从五岁开始学习绘画,却因为高考专业选择“错误”而与艺术失之交臂。大学四年间,学习财务专业的王欣并不快乐,更坚定了重回艺术道路的决心,并接触到了文物修复行业。
“它是技能更是艺术,不仅需要从业者会动手、有耐心、够细心,还要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是我理想的工作,”随着了解的深入,她愈发喜爱这个学科,遂考研进入复旦大学学习古籍修复,毕业后进入了上海图书馆工作,“我想,我对这份工作的热忱能一直持续下去。”
书籍,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城市、国家乃至全人类的记忆。而“古籍修复”和“碑刻传拓及拓片装裱”这两项非遗技艺,对于书籍和文字资料的保护和传承有着重要意义。这是一场修复师与时间争分夺秒的赛跑。今天,他们所要面对的是浩如烟海的古籍、修补不尽的文物,是各种各样的难题,更是能否坚守住这日复一日的静坐一隅与“默默无闻”。
“曾经遇到过一套鼠啮严重的古籍,因为破损面积非常大,修复和压平时困难重重,”“90后”修复师张舒已经在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文献保护修复部工作了六年,她告诉记者,几年的课堂学习,对于文献修复这个领域来说远远不够,走上工作岗位,与优秀的修复师前辈共事才是终身学习的开始,“想要成为一名真正的修复师,有很长的路要走。 ”
“考古”频频出圈,这背后是国人对中华历史文化遗产不断增长的兴趣,也是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自信的折射。当然,这也和《我在故宫修文物》《上新了,故宫》《国家宝藏》等一系列热播综艺的影响力有关。文博考古领域不再“高冷”而“孤独”,而是结合了时代特色以更加鲜活的姿态向人们款款“走”来,开始影响年轻人。幸运的是,当下“文博热”的浪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相关领域的人才困境,吸引更多有志向的“后浪”加入文物保护工作的行业。
“我很骄傲地告诉身边人,我的身份是一名古籍修复师。”王欣说。这群年轻人,不断精进手上的细巧功夫,修炼内心的醇厚淡泊,更有着对纯粹静美的信仰与钟情。
古籍修复是手感、分寸和火候的艺术,理论文字难以描摹全面,靠一代代师父口传与心授,这时候,学徒自己的拼搏心就显得尤为重要。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保护中心修复部主任、国家级古籍修复导师张品芳是目前国内罕有的能独立完成传拓、拓片修复与篆刻的专家,从事古籍修复已经32年。作为“第二代”和“第四代”之间的桥梁,她深感这份传承的意义之重大。
“古籍修复需要新时代的人才。”张品芳要求第四代传人们向“一精多专”的方向发展,练就纯熟的手艺之外,还应当广泛涉猎出版学、目录学、古汉语学、古文字学以及印刷、美术、字画、金石等学科知识。时代的发展,对修复师这个职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专业要求,海派古籍修复技艺也迎来传承、发展、创造的新空间。
照片由活动主办方提供
作者:童薇菁
编辑:姜方
责任编辑:卫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