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天然岩石微粒为媒介进行创作,岩彩画是一个既古老又现代的画种。它的出现在我国可追溯至半坡原始古朴的彩陶,马王堆赋彩浓郁的帛画和漆画,鼎盛于唐代的工笔重彩,但是一度被元以后兴起的“文人画”、“水墨画”冲击成为边缘画种。最近二三十年,岩彩画经“发掘”重新出现在人们视线中。成立于2017年的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岩彩绘画工作室,是全国美术院校唯一一个以“壁画及岩彩绘画设计”为专业方向的教学与研究机构。
眼下正在宝山区图书馆五楼展厅举行的“传·移——岩彩绘画作品展”,呈现了该工作室师生苗彤、陈静和金璐、王佳乐、涂雅茜、权莉、陈曈、王志强、王文迪、梅金洪、吴菲、陶理、郭晨玲的作品,堪称该工作室这几年在岩彩教学实践和创作实践的一次集中检阅。
据本次展览策展人马琳介绍,展览以“传·移”为主题,即传承传统,转移生发,这也是上美岩彩绘画工作室教学理念的体现,传承于深厚的中国传统壁画文化,并将其转移到了当代艺术语境和日常艺术创作过程中,从而使岩彩绘画有了开放和多样的发展空间。作为宝山市民美育大课堂的系列项目,该展也为艺术家进入社区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经典摹写,是岩彩绘画工作室的一门特色课程。进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组临摹古代龟兹壁画和敦煌壁画的作品。在今年6月,上美岩彩绘画工作室进行了为期30天的“龟兹面壁——壁画摹写”现场临摹教学,师生们零距离观察、分析传统经典。通过展览中的临摹作品,观众可以了解古代壁画的材质构成和层面叠加的绘制技法,理解中国绘画本源。
理解传统是为了更好的拓宽今后的创作领域。展览第二部分展示了师生们的创作成果,这也是岩彩绘画工作室教学成果的体现。上美岩彩工作室主张采集加工与岩彩创作同步展开的教学体系,使学生在感悟艺术语言与物质媒介的关联性的基础上,完成具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变、单一图像思维到材质思维的转变,植根于岩彩绘画语言方式,探寻“东方审美”语境下“本土绘画”当代转型的新路径。苗彤的《天上人间》系列取材于苏州“拙政园”,在凸显岩彩特质的同时,营造飘渺神秘的幻像空间。陈静《沪上明珠》将东方明珠与丝路遥想相结合,以东方岩彩绘美丽家园。工作室同学们的作品则以日常生活中的鹅卵石、蛋糕、衣服、房屋等为主题,在凸显岩彩材质美感的同时,营造了一种色彩和形式相结合的抽象空间。
展览第三部分是一组影像,播放着上美岩彩绘画工作室师生考察龟兹壁画、克孜尔尕哈石窟过程,以及他们对于岩彩绘画的思考。展厅中有一组文献柜非常引人注目,展示了岩彩绘画的原材料和创作工具,这是岩彩绘画工作室武夷山《本土采集》课程的作品展区。该课程引导学生追溯本土材质的文化内涵,在采集有色土、有色砂岩的过程中,感受自然中的材质美。从采集、加工开始,一直到完成创作,整个过程都是作品的重要构成。通过这个过程,学生能切身感悟到艺术语言与大地物质媒介的关联性。展览还展示了有色土的加工过程,和石青、石绿、赭石等天然矿物颜料以及采集工具,把岩彩绘画的创作材料采集过程呈现在观众面前。
主办方宝山区图书馆在展览开幕当天邀请了策展人马琳、艺术家苗彤和工作室的学生们在展览现场为宝图的观众进行了一次现场导览活动。苗彤从岩彩画的源头讲起,向观众讲述了矿石如何转变为粉末用来上色,岩彩绘画的质感与其他画种的不同之处,如何在传承古代壁画的同时进岩彩绘画的创新。一位阿姨表示这次展览让她对岩彩绘画有了直观的感受和了解,她还要带孙子来看展。基于此,宝山图书馆不只是一个阅读空间,也是一个发挥公众美育职能的艺术空间,观众在此可以近距离地与艺术家互动交流。据透露,宝山市民美育大课堂接下来也会举办讲座、工作坊、艺术进社区等活动,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到岩彩绘画,直观感受这一东方画种的独特魅力。本次展览将持续到11月30日。
作者:李婷
编辑:汪荔诚
责任编辑:卫中
图片:主办方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