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眼中的世界是怎样的?9月25日在静安区文化馆揭幕的“大师从这里起步”上海少儿美术书法大赛美术展上,211幅稚拙、天真、充满童趣的美术作品令人耳目一新。
“大师从这里起步”上海少儿美术书法大赛两年一届,已成功举办五届,12年来,大赛不仅为全市的少年儿童们搭建了一个交流展示的平台,也为美育工作者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有效提高了社会对少儿美术书法教育的重视,从而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合力共同促进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本届大赛首次面向苏、浙、皖三省邀请参展,让大赛品牌效应辐射到长三角地区,使其参与度更高、覆盖面更广、内容更丰富、种类更具多样性,为长三角少儿书画协同发展搭建更为长效的平台。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上海作为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红色基因已深深融入城市血脉。本届大赛以“少年儿童心向党”为主题,经过近半年的组织和发动,经全市各区文化馆及艺术机构初选,共有2000多件美术、书法作品进入复评。经过评审委员会公平、公开、公正的评选和现场测试,最终确定大赛的获奖及入选名单。
记者在现场看到,孩子们的作品紧扣时代,通过周围人、物、建筑的描绘,用天真、稚拙的笔法反映城市建设、城市文化、幸福生活,通过描绘新闻中看到的航天故事、身边的城市建设、心中的未来世界。不少小朋友使用了综合材料进行拼接和组合来呈现,如二等奖颜子骞的《海上风力发电机》用绘画和剪纸拼接而成,优秀奖管祾霄的《初心之地·光荣之城》也是由两幅画拼接而成,颜丁辰的《建设中的城市》由吹塑版画制作而成、吴焓琳的《领导人旧居系列》用刻橡皮章的方式套色表现领导人的故居等等。评委们认为孩子们的画虽然看起来稚拙,但转换材质后能摆脱原来单一的视觉,艺术效果明显提升。长三角地区的孩子们通过画作体现出了不同地域的特色,但天真、大胆、色彩鲜艳是他们作品共同的特性。
对孩子们来说,水墨画学起来有困难。在前几届中,水墨画的比重很少,获奖的就更少了。本届大赛评委、上海市美术家协会顾问张培成惊喜地发现,今年水墨画的比重增大,获奖的也有不少。孩子们可以在宣纸上用传统水墨画自己的生活了,他认为这是个进步。二等奖作品杨子毅的水墨画《老姐妹》给张培成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两位阿婆提着篮子逛菜场碰到,正亲热地聊着天,一位阿婆侧耳倾听,一位阿婆将嘴凑近去,画中的脑袋和身体发生扭曲,神态刻画非常生动,这都是孩子身边亲见的事。一等奖作品夏浚超的《车来车往》也是水墨画。几条粗粗的墨色曲线横亘在画中央,竖的“直线”撑起这层叠弯曲的高架,下面是密密麻麻的车辆,高架上也“飞”驰着几辆小汽车。车的造型既概念化又童真,高架桥和背景黑白对比鲜明,车辆跳跃的色彩让这张画看起来很童真。“如果把车去掉,弯曲的线条就是一幅抽象画了。”市群艺馆美术指导陈迪说。《宝宝去梅园公园》的作者吴析洪是参赛选手中年龄最小的孩子,年仅四岁。他用水墨晕染出来的公园中的草木、湖水,直接而抽象。陈迪认为他的画与大师米罗、毕加索的画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一辈子都在向孩子学画画。画风非常粗狂大胆、没有拘束。这也是小朋友最原始的状态,这种最放松的感觉往往接近艺术最本源的东西。”
初一学生胡吴亦佳的水墨画《家乡小景》获得优秀奖,她根据自己曾经去过的地方,创造性描绘了一个田园小景,那是她心里的精神家园。她认为画画可以让她静下心来,完全不影响其他课程学习,山水需要全局构图,让她格局也变大了。
评委张培成认为儿童绘画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与我们今天强调素质教育,艺术教育不断加强有关。曲阳第四小学五年级的余泓智小朋友的版画《红领巾心向党》获得一等奖。据爸爸介绍,他从幼儿园开始学画画,小学二年级开始学版画。版画不但要画,而且要雕刻,手脑相长,所以他很支持孩子学习。
大赛评委、上海市美术家协会顾问李向阳说,从大赛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今天孩子们很幸福,他们有很多学习美术的机会,作品面貌焕然一新,手法更丰富、语言更多元。他勉励孩子们发挥个性,发挥创造力,通过学习绘画提升审美。“画画培养孩子们在万事万物中寻找规律,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看到事物、观察世界的方法,和表达自己对世界认知的一种能力,这是最关键的、潜移默化的。”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上海市书法家协会、静安区文旅局、静安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福利会少年宫联合主办。大赛书法专题展将于10月16日在静安区文化馆开幕,将展出书法作品206幅(含苏浙皖邀请作品28幅)。孩子们的作品中,除了一些昂扬向上的古诗词外,在本次大赛主题的引导下,毛泽东诗词深受孩子们青睐,还有的孩子用不同书体创作了一大会址颂,共产党宣言、中国少先队章程节选、习总书记寄予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书法评委,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宣家鑫认为,参赛作品一届更比一届好。“有句话叫做‘从小学好中国字,长大做好中国人。’中国文字有着3500年的历史,里面蕴含着中国的道德、文化还有审美。”孩子们练书法,内容大多是古代经典诗词文赋,不领悟文字的含义,无法写好书法。学书法的同时,这些经典诗词文赋也潜移默化地入脑入手入心了。写字的时候,还得考虑中国民俗审美,黑底白字、蓝底白字,在中国都有特定用法,不提倡比赛场合使用。所以,“学书法还得懂点中国的民俗风情”。书法是对孩子们心灵的培训,“这个大赛值得大张旗鼓地宣传”。
谈及为什么会练习书法,孩子们反应各不一样。一等奖获得者门浩天从小就在特色班学习篆刻,他喜爱篆刻是因为篆刻既需要书法的功底,也需要刀工,“一举两得”。冯天易认为书法的创作需要一种“节奏”,这让他感到很放松。现场还有一位小姑娘,既爱跳舞,又爱书法。“最开始的时候是妈妈让我磨磨性子,我本来并不喜欢,后来看到自己的字写得越来越好看,心里开心,就喜欢书法了。”时间久了,她也比以前更有耐心。“舞蹈在舞台上绽放自己,书法是在家里下工夫,沉浸其中,最后还是会绽放。”她表示会继续学下去,能学到什么时候就学到什么时候。
篆刻、隶书、草书、行书、楷书……孩子们涉猎的字体很广,有的孩子草书也写得很漂亮。宣家鑫则提醒孩子们,楷书如站、行书如走,草书如跑,学书法要从行书、楷书开始,切勿因为看到草书漂亮,一开始就学写草书。
书法评委、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李静认为孩子们书法写得不错,粗细浓淡掌握得很好,而且很多孩子小小年纪就写得很好了,说明书法在青少年中有很好的群众基础。“这也与教委将书法列入中小学生考试项目有关。在提倡传承传统文化,加强素质教育,双减政策出台的当下,正是学习书画的好时机。”
作者:李婷
编辑:郭超豪
责任编辑:范昕
图片来源:叶辰亮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