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中国的音乐剧离成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至少它正迎来自己的时代。我们拥有了一批优秀的演员、一些不错的剧场、一批有着极高素质的观众、一个良好的发展氛围,一切欣欣向荣……”音乐剧制作人、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教授李盾如是感慨:《破茧成蝶》不只是他的音乐剧之路,也是一批批、一代代中国音乐剧人的信念与坚守。
他的作品音乐剧《白蛇传》连演1200场;音乐剧《西施》 连演800场;音乐剧《蝶》获第二届韩国大邱国际音乐剧节组委会最高奖项 “DIMF特别大奖”、第十三届文华大奖特别奖……本土音乐剧诞生背后有哪些故事?创作中如何运用东方审美向世界讲述中国?新书《破茧成蝶:李盾和他的音乐剧世界》正是李盾及其团队30年中国原创音乐剧之路的缩影。在上海中心朵云书院的首发式上,作者李盾分享他制作原创音乐剧“破茧成蝶”的历程。
前不久在上汽·上海文化广场上演的音乐剧《飞天》音乐会,正是最新本土代表性案例之一。在敦煌莫高窟,制作人李盾被当地瑰丽的壁画与洋溢着自由浪漫的飞天打动,便开启了为“飞天”寻觅安身之所的漫漫长路。“飞天是关于敦煌文化守护的故事,我和三宝从开始酝酿这部作品至今,差不多十年了,才有了音乐会上那些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唱词。”
当现场乐队用独特的民族乐器奏起新鲜的旋律,所有人的思绪已随着音乐启程,跨越大漠黄沙,穿越千年时空,“还原千年魅力敦煌,用音乐剧的形式,把中国的故事讲到世界去”。尤其是特邀嘉宾阿云嘎独唱了难度系数极高的金曲《余温》,与主演徐瑶合唱温情脉脉的《我在梦里见过你》。当阿云嘎与蝶之舞合唱团唱响《飞天》,创造了堪称天籁的“神级现场”。
近几年,国内音乐剧演出火爆,但不少是西方故事或版权在国外的作品,原创中国故事还相对较少。而李盾的音乐剧主题则聚焦中国故事,1997年打造了第一部原创音乐剧《白蛇传》;2008年,由他制作的音乐剧《蝶》受韩国第二届大邱国际音乐剧节之邀,前往韩国演出;2012年又创作了音乐剧《啊!鼓岭》……从第一次在纽约接触音乐剧,到《蝶》的诞生,到《飞天》,李盾一心想做“东方的音乐剧”,打造本民族的音乐剧类型,这条漫漫长路横跨三十多年。
“音乐剧是现场娱乐的终极表现形式之一,很适合讲故事。我曾经被很多西方音乐剧的故事打动,因此特别希望能用东方的审美,把中国的好故事,带到世界舞台上,让全世界的人为中国的、东方的故事流泪。”他说。
因疫情对海外原版音乐剧演出的影响,热门影视作品IP改编作品成了国内音乐剧市场上的新风潮,尤其是在上海,小剧场音乐剧也越来越受到年轻人喜爱。国内音乐剧市场是否正迎来发展黄金期?
李盾表示,目前是国内的音乐剧发展的黄金时间窗口,市场表现出很大潜力,尤其是在北上广涌现大批音乐剧迷,“土壤”非常好。但这还远远不够,在他看来,目前要形成良好成熟的音乐剧生态,“首先应建立剧院群、创造‘有机体’,我们对剧院的概念不能停留在殿堂式剧场。”他以伦敦西区和百老汇为例介绍了剧院集群概念,并提出:“上海是文化码头,是中国故事走向世界的最好地点,不能只演版权作品,应该有更多‘小而美’商业剧场为原创作品提供更多演出机会。”
作者:许旸
编辑:王筱丽
责任编辑:王雪瑛
图片来源:主办方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