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火如荼的东京奥运会,让人们再次将视野投向与我们一衣带水的亚洲国家日本。
提起日本,很多人会想到其文化象征之地——京都。这座仿照中国古都建成的城市最初被称为“平安京”,从规划时就被致力打造成“千年之都”,平安宫与罗城门、东寺与西寺、金阁与银阁等共同构成华丽舞台,《源氏物语》《平家物语》在此上演。而在它兴起之前,有日本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大型城市——平城京奈良,在它的时代落幕之后,有政权交替下产生的新都市镰仓、大阪、江户……这些都市和它们的标志性建筑见证了日本历史与文化的兴衰更迭,以及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悲欢离合。
致力于探索日本空间美学文化的建筑插画泰斗穗积和夫,联合国宝级宫殿木匠、建筑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打造《日本营造之美》,继第一辑《法隆寺》《桂离宫》《巨大古坟》《江户町》后,第二辑新近由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引进出版,四册选取富有代表性的日本古代建筑(群),包括近世城郭典范——大阪城;日本最大金铜佛像——奈良大佛;日本古代都市模板——平城京奈良;以及传承千年的文化之都——京都的前世今生。书中收入近千幅手绘图,以细腻笔触精准还原历史场景与建造过程,解开了日本空间美学奥秘,也使建筑物的建造者、赞助者、使用者的故事跃然纸上。
建都至今1200余年的京都是如何被打造出来的?经历无数灾难与兵燹的古都如何浴火重生?孕育于其中的市民文化如何改变甚至主宰了城市的命运?《日本营造之美》分享了不少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日本建筑,有京都、奈良、江户的城市变迁,还有法隆寺、桂离宫、大阪城等著名建筑物。
这套书1980年代在日本第一次出版就引发巨大轰动,作者都是日本最权威古建筑学者和历史学者,他们从古建筑角度出发,结合历史背景展开书写,让普通读者也能掌握古建筑美学“秘钥”。
日本的都城是否保留了唐朝的建筑风貌与人文风俗?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世界史系讲师康昊谈到,这需要从日本京都之前的历史讲起。
比如,平城宫开始之前日本有很多都城,有17个都城,基本上每换一代天皇就得换一次首都。中国的盛唐时期,日本开始派遣唐使来中国,依据中国皇宫和都城的样式,他们设计了平城京奈良。奈良时代的圣武天皇建成了著名的奈良大佛。后经几次迁都,终于定都京都——平安京,794年迁都,795年在仪式上奏乐“平安乐土万年春”,平安京这个名字就来了,希望这个都城能给这个朝廷带来万年之平安。
平安京最西边是一片荒地,这是平安京当时原貌,京都的九条八坊,仿照唐朝建立的都城规划图是一幅理想中的规划图,从来没有实现过,对于日本人来讲这个规划过于超前了。平安京规模长5.2、宽4.5公里,面积比黄浦区小一点,相当于长安城的1/4。到平安时代中期,贵族不满足于在首都范围内生活,开始到处修房子、修别墅,最开始是担任摄关的家族藤原氏,在现在京都府宇治市修建了平等院凤凰堂。他们修了一大堆宅邸和寺院,现在留下的当时建筑就是这个,是有千年历史的世界文化遗产,我自己觉得是京都最漂亮的建筑。到了镰仓时代,幕府把持了朝政。这个时代日本和宋朝贸易发展迅猛,宋朝对日本产生影响,也有日本僧人来宋朝留学,回到日本之后就在京都创立了一些宋朝风格的寺院,比如说建仁寺、东福寺、泉涌寺。
室町幕府时代,京都又发生了新的变化。“因为上层武士需要在京都处理国政,大量武士及家属涌入京都。人口膨胀,超过了十万人。幕府将军足利义满又在郊外修建了一座宅邸叫做北山第,以及一系列豪华的庭院式建筑,其中最著名的舍利殿现在叫做金阁寺。学术界把这个区域叫做北山新都心,说明这个时候的政治中心从京都中心转移到了郊外。”康昊介绍,北山文化的特点,是修建了很多大型的会所空间,装点了大量中国进口的高级奢侈品,如陶器、瓷器、香炉、绘画,可以说北山文化是一种宋元风的文化。
日本进入战国时代,京都人口锐减。一种新的城市形态类型“城下町”出现,就像欧洲城堡一样,武士领主生活在城市的最中间,有他的城堡,最外层生活着市民、商人、手工业者以及领主的家臣们。17世纪京都人口在丰臣秀吉改造下逐渐恢复到20万人,进入江户时代后更取得繁荣发展,虽不再是政治中心,也不是经济中心,但京都人口仍达43万人。“当时伦敦只有20万人口,同时代大阪也有40万人口,而江户膨胀到122万人口,成为可以与北京相比的世界一级大都市。”
“战国时代16世纪前后的大阪,处于日本交通中心,无论是关东到关西,水路还是海路都会在大阪得到汇聚,所以丰臣家在大阪大兴土木建立一座辉煌的城堡,有居中统一日本的用意。此外,大阪的外港堺市也是要津,通过海运和陆运获得的大量财富通过堺这个外港汇聚到这个区域。当时的西方正是大航海时代,很多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商人来到日本,被称做南蛮人。”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副主任沙青青分享了他眼中的大阪,他谈到,当时大阪堺市是日本战国时代的世外桃源,基本上没有受到战乱波及,反而成为了商贸和文化中心,“我们熟悉的很多日本文化的代表人物,比如大名鼎鼎的千利休,都是在堺市发迹的。”
作者:实习生吴亦阳 记者许旸
编辑:汪荔诚
责任编辑:黄启哲
来源:出版方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