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年后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此刻地球上的我们没办法亲眼看到那时景象,但人类的想象力可以穿透时间的禁锢,在未来空间里镌刻出五彩斑斓的印记。”在长篇科幻小说《青年世代》中,90后作家李佳蓬展开畅想,提出追问。
而这恰是科幻的魅力——通过合理的想象来为有限的生命里增加无限时空的体验。随着中国国力增强,在对辽阔时空宇宙的想象中,更多年轻“后浪”异军突起,生动代入本土经验,在想象力、实验性、思想性上进行突破,不再局限于对国外科幻名篇的粗糙模仿或生硬移植。
前不久,李佳蓬新作《青年世代》、主题科幻小说集《未世》等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在科幻作家韩松看来,眼下科幻书写不仅仅是一种文艺形式,更是成为一种思考方式、热门现象,“很多年轻人尤其是Z世代群体,热衷以科幻的形式思考问题,然后借助科幻小说写作表达出来,展开面向科技发展与现实生活的伦理思辨。由此,科幻日益成为思想的承载体,这是很有意思的社会热潮。”韩松以《青年世代》为例谈到,这本书让他感兴趣的点在于,可一窥当下新锐作者的视角,如何用当代思维重新回应当年鲁迅、梁启超、茅盾、巴金所书写的、当时青年人面对的问题——我们的未来怎么办,要如何生存下去?
“我并非文学科班出身,《青年世代》是我的第一部文学作品。作为关注前沿科技发展的青年人,小说结合了我许久的两个疑问:假如世界由青年人主导,社会将如何改变?假如超级人工智能降临世界,与人类将会发生怎样的碰撞?”提到写作初衷,李佳蓬如是道来。
书中的捍卫者们,每次见面第一句话便是“赞美青年”,评论家杨庆祥认为,这是一种非常现实、有力量的表达。“当每一位个体都是社会互联网结构里的一个触感器,谁的触感最灵敏?传递最快?正是青年。”在作家文珍看来,不同于刘慈欣《三体》中对文明关系的悲观预设,《青年世代》提出了“抱团理论”,“从更高层次来看,宇宙是无限的,比起欲望法则,人类更应该选择合作。书中表明,当文明进化到更高层级,大家更趋于向上向善,这对当下年轻读者有一定启发。”
“令人激动的是,他的想象力不仅仅限于对事物的描写,而是对社会形态的想象与构建,而这些都体现出作者对当下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畅想未来的深层思考。”正如李开复在序言中所说,对于人工智能技术浪潮,乐观者认为人工智能会极大地提高生产力,促进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悲观者则是忧心忡忡,警示着人们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失业潮,终被人工智能取而代之。他认为,对于未来的猜想,应该秉着科学精神,审慎而乐观地去充分去理解人工智能带给我们的机运和挑战。就像书中,当丹尼追随友人的过往,当他面临人生重要抉择时,心中“情感”的羁绊使他坚守了“信念”。这是科幻文学的浪漫,也是人性的美好。
刘慈欣曾直言,任何一个国家的科幻类型文学,不可能凭一两本书就达到世界级水准,得有很多部同等成色的精品才行,这需要一批新锐力量和作者梯队持续的创作来支撑。本土“后浪”力量涌动的同时,评论界也对创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业内提醒,科幻题材本身的“高门槛”,对作者的科学素养和人文审美提出双重挑战。相比传统主流文学大多探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关系之间的戏剧张力,科幻小说不光要处理叙事结构、人物塑造等文学性问题,还需考虑科技维度,在艺术审美、叙事策略上输出“科技干货”,将技术流融入人文思考,而不光光停留在为故事情节披一层高科技外皮,就能称之为科幻小说。
作者:许旸
编辑:徐璐明
责任编辑:邵岭
图片来源:出版方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