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空间·可当代艺术中心、The Boxx 城市乐园、马兰花微剧场……今天,又有新一批10家演艺新空间单位正式获得授牌,这意味着上海演艺新空间总数已经达到了90家,目前仍有源源不断的餐馆、书店、酒店、咖啡馆、文创空间正向市演协提交申请书,等待资格审定。
“可以预见的是,今年全市演艺新空间总数将突破100!”在今天举行的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会长韦芝无不自豪地宣布。
从演艺新空间增量提质,到上海街头艺人成“街头明星”、从民营院团原创爆发、到上海剧场行业实现市级文明行业“二连冠”……过去一年,上海演出行业亮点频频,以优秀的姿态在各个领域领跑全国,这让身为协会会长的韦芝在与其他城市同行交流时“底气十足”。
“经常有人问我,你们协会怎么来组织工作?我说其他都不重要,因为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发展特色,但我们上海演出行业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市演协有八个领域的专委会,他们就一个目标:领跑。”韦芝说,这些领军人物始终清醒地带领着队伍在探索、思考、行动,“他们有些是民营院团的团长,有些是剧场的经理,但他们不只关注自己的经营,他们的眼光是注视着前方的,关注的是整个行业,是全国,是世界。”
民营院团:坚持主旋律创作,坚持扎根基层,坚持品种多样,坚持市场欢迎
全年演出场次已超过1.6万场、全年总收入超过2.5亿元的上海民营院团,在建设上海文化“大码头”、迈向亚洲演艺之都的道路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力。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上海各民营院团为创排红色题材作品,投入了巨大的心血与热情。一批原创佳作登台亮相后,受到观众和市场热烈欢迎。“龙华千古仰高风,壮士身亡志未穷”,去年,文慧沪剧团的原创沪剧《早春》代表上海民营院团,入选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新创舞台艺术作品”,首次在沪剧舞台上刻画了一个鲜活的革命者“柔石”。10年时间里,文慧沪剧团先后推出了14大戏,深入基层,年年创新,并荣获诸多奖项,团长王慧莉说,“一家民营沪剧院团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是因为上海这座城市海纳百川的文化精神,培育了沪剧艺术深厚的沃土。”
上海新东苑沪剧团沪剧《飞越七号桥》取材解放战争真实历史,唱响了一支烽火硝烟下的英雄赞歌,日前在保利上海城市剧院再度上演,同样收获掌声无数。
“对民营院团而言,做一个原创作品,很难很苦,但我们还是想坚持下去,用好的作品回馈观众,回馈社会,”团长沈慧琴说。新东苑沪剧团成立于2015年,近年来连续创演了《梦中家园》《心有泪千行》《河水清清》《啊,母亲!》《玉兰花开》等六台原创沪剧作品,受到社会各界赞誉和观众好评。
而作为今年中国音乐剧市场最大的爆点、音乐剧《赵氏孤儿》仍在全国巡演路上,所到之处掀起阵阵热浪。徐俊戏剧艺术中心大胆碰撞东西方文化,将现代性注入中国古典文本,创造性的改编赢得观众叫好。“年轻人不是崇洋媚外的,观众的掌声说明了一切,”导演徐俊说,音乐剧《赵氏孤儿》在创作之初就是按照精品剧目的标准打造的,“音乐剧虽然是舶来的艺术,但在本土扎根日久,中国人可以很自信地用音乐剧来讲故事,这个载体也完全可以成为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阵地。”
高温敌不过观众的热情,岁月抹不去深爱的初心,前不久,以“中国好人”汤晓红为原型创作的沪剧《石榴红了》在奉贤区会议中心正式首演。“等你这颗泪,等了这么久,等你这颗泪,等了六春秋……”台上,勤苑沪剧团团长王勤饰演的唐晓红用颤抖的手指抹去丈夫的眼泪,台下,观众也在悄悄拭泪。这已经是第三次将“中国好人”搬上舞台,勤苑沪剧团始终立足于基层故事,为百姓送上“家门口的演出”,每年满足全市近200家基层单位的文化配送需求,让新老戏迷有口皆碑。
上海老牌民营院团现代人剧社则在新晋时尚地标上生·新所连续举办戏剧节,源源不断地输送优质演艺内容,为昔日的海派建筑遗存书写了新的剧本,也拓宽了民营院团的经营思路。
“坚持主旋律创作,坚持扎根基层,坚持品种多样,坚持市场欢迎”是上海民营院团的创作特点,无论是面对市场竞争还是后疫情时代的挑战,始终有勇有谋有创新有成效地应对演艺市场新挑战。
除此之外,上海各书场也积极迎接“建党百年”,纷纷演出红色经典评弹的书目片段,2021年上半年复工开业的14家书场已完成演出1364场,受到听众的热情赞扬。
演艺新空间:多样化、品质化、个性化将成为下一个赛程
演艺新空间——这个全国首创的“N+演艺”模式,开业内先河,通过两年的经验探索,已经成功走出了一条跨行业、多业态发展之路。
据市演协数据显示,去年全市演艺新空间累计演出场次逾万场。截至今年上半年,演艺新空间尚演谷的《不眠之夜》137场演出票房高达3111万元,具有极强的商业潜力。而与人民大舞台连通的亚洲大厦一连开发了九个演艺新空间。首部驻场演出《阿波罗尼亚》自2020年8月首演至今已演出超过330场。
即使在受疫情影响的2020年,仍有不少演艺新空间依旧保持良好运营业绩,在演出场所开放后超额完成目标演出场次。上海大世界、林肯爵士乐上海中心及水上大舞台等16家演艺新空间全年演出总场次达到3500场。
沉浸式表演、小型特色音乐会、Live秀、乐队演出、脱口秀……与传统剧场相比,演艺新空间的表演形式更为灵活,这些气氛足、互动性强的中小型节目,深受市民观众尤其是年轻消费群体的欢迎,满足了部分人群的休闲与社交需求。
面对巨大的市场机遇,越来越多的上海专业剧场也开辟出舞台之外的表演空间,进军演艺新空间领域。“多样化、品质化、个性化将成为下一个’赛程’,”上海大剧院总经理张笑丁认为,演艺新空间将成为探索多业态发展的突破口,有助于创新营运模式及演出项目。
这里有一支充满正能量的、深受市民百姓喜爱的城市艺人团队
今天,上海的街头艺人可以称得上是城市街头的素人明星了。不久前的“七一”,他们在静安公园门口举办的红歌演唱会感染了很多人。在多个新冠疫苗接种点也有他们卖力演出的身影。这是一支充满正能量的、深受市民百姓喜爱的城市艺人团队。近八年来,上海持证街头艺人数量已达17批300人,2020年全年演出超过一万场,为逾百万市民游客带来歌声与欢笑。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五五购物节”、“六六夜生活节”中,上海街艺团队在全市30多个点位同时铺开,完成100多场演出,成为了上海“文商旅融合”的一支文艺轻骑兵力量,受到市民观众的普遍赞扬。今年5月,上海街艺与杭州联手,创建了首个“双城街艺节”,在长三角推出了又一个“上海文化品牌”。
韦芝介绍说,目前上海街艺已有一整套较为成熟的自治管理办法,他们的个体性质不变,有组织、有计划、有监督、有措施,始终坚守街艺守则,形成了一支能体现“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品牌团队。
此外,今年上海剧场行业再次荣获了“上海市文明行业”的二连冠。这是剧场行业坚持日常管理的成果,也展示了上海剧场的服务规范。
为进一步提升剧场服务的窗口形象,市演协于上半年及时组织了对全市剧场星级服务员的考评工作。经过严格的考核程序,共评出全市13位五星级服务员(其中四位获首席五星级服务员),34位四星级服务员、113位三星级服务员,他们为展现上海国际大都市“剧场文明窗口形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童薇菁
编辑:姜方
责任编辑:邵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