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一批怀着救国理想的热血青年从上海出发,前往十月革命的故乡莫斯科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将革命斗争经验的“火种”带回中国,指导了党早期工作的开展。
百年后的2021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百年留苏往事”红色历史交流活动《红场上的红流》今晚在浦东大剧院上演。
活动以当代青年寻根上海红色印记为引线,通过百年前的青年一代隔空对话,生动再现了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共青团员的留苏岁月,和学成回国后结合中国实际开展革命斗争的红色故事。“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上海作为马克思主义学说引入中国的重要窗口,是马克思主义在华早期传播的主要中心,中国革命的先驱们以上海为阵地,为宣传马克思主义作出了伟大贡献。
如何铭记中共早期领导人的奋斗青春?《红场上的红流》缅怀革命者为寻求马克思主义和报国真理,远赴苏留学的革命足迹和感人事迹,讴歌了中俄传统友谊。活动由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市中共党史学会指导,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特别支持。业内评价,作为以中俄文化交流为题材的线下交流活动,《红场上的红流》以独特视角,立足上海,为中俄睦邻友好、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
此前在沪发布会上,上海党史人物研究中心副秘书长俞敏谈及关键人物俞秀松的故事,“俞秀松是上海党组织的发起人之一,1920年社会主义青年团在上海成立,俞秀松担任第一任书记。在他的领导下,青年团创办了一所外国语学社,为组织赴苏学习做准备。”1921年3月,俞秀松只身一人前往苏俄,参加青年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并以团书记的身份联系留学事宜。
在他的协调下,刘少奇、任弼时、萧劲光等一批青年党员、团员来到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回国后成为中国革命中坚力量。“当时他们留苏学习目的非常明确,就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十月革命经验,用于指导国内的革命斗争。这一举动意义非凡,不仅仅是理论经验的学习,更为新生的中国共产党培养了信仰坚定、素质过硬的青年党员。”
“活动力求真实再现还原留苏青年对革命火种的采集,与当代青年的回望、对话、呼唤相交织,呈现相对新颖的讲红色故事视角。”该制作团队编导吴斐儿、姜涛,曾先后原创制作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大型情景朗诵剧《破晓之光——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诞生》、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红色印记”大型诵读演出《巾帼的黎明》、龙华烈士陵园沉浸式无剧场话剧《那年桃花》、共青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渔阳薪火》等,用红色足迹呈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和信仰的力量。
吴斐儿介绍,故事围绕着“青春”“求知”“追寻”“友谊”四个关键词展开——“青春”是青年人之间的对话,在激情和拼搏间寻找共鸣;“求知”的目的是建设祖国,求知热情和动力从未消失;“追寻”是马克思主义火种的传播和传承,也是百年至今的一道红色足迹;“友谊”是中俄两国传统友谊之赓续,续写文化交流新篇章。导演姜涛谈到,演出主色调为白和红——前者寓意留苏青年为救国图存,追寻马克思主义精神信仰之圣洁;红色寓意着青年们的一腔热血和付出的巨大牺牲。
据悉,活动自去年底启动以来,通过大量文字、实物、照片、影像等史料的收集与研读,巧妙融入中俄传统歌舞、图片视频、多媒体表演等艺术手段,力求以更为现代多元的方式,呈现历史故事,也为挖掘世界各地红色足迹、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发展、感悟老一辈革命家的青春岁月和思想火炬,提供鲜活的党史学习素材。
作者:许旸 实习生吴亦阳
图片来源:主办方
编辑:童薇菁
责任编辑:王雪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