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识张炜还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的中篇小说《秋天的愤怒》面世后不久,在往后的这40余年时间中,称其为“著作等身”一点也不为过,仅是那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你在高原》就长达十卷皇皇450万字。张炜的创作不仅高产而且优质,不仅优质而且所涉领域还甚宽:早些年基本都是专注于小说,短篇、中篇、长篇齐上阵,而愈往后便愈是“横冲直撞”地游走于散文、随笔、诗歌、传记、儿童文学……各个领地。在这个意义上,将张炜人生的关键词定义为“写作”绝对恰如其分。然而,最近我拜读了他的新作《文学:八个关键词》,便深感在他人生的关键词上,还应该理直气壮地再加上两个字,那就是“阅读”。
2 《文学:八个关键词》是张炜2019年10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大师课”上的讲课整理稿,在这为时一个月的授课中,他依次选取了“童年” “动物” “荒野” “海洋” “流浪” “地域” “恐惧”和“困境”这八个关键词和学生进行交流。依我的理解,这八个关键词不仅是张炜个人创作中的八个重要元素,也同样是中外文学许多经典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八个支点。张炜如何理解这八个关键词在创作中的具体呈现姑且先按下不表,我只是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见识他在讲述这八个关键词时“引经据典”之量大得十分惊人,仅在第一讲“童年”中,据粗疏地统计,所引经典作家多达50位、作品29部,其他七个关键词的状况也大抵如此。于是,我就有了在他人生关键词上再添加“阅读”二字的冲动,而且还以为这两个关键词于张炜平生而言的确是互为表里,相得益彰。
3 回到《文学:八个关键词》这本书上来。如果需要极为浓缩地概括一下本书的基本内容倒也不复杂。首先,由于是以作家身份给学生授课,因此张炜绕不开的一个内容便是自己40余年来的写作,于是他从自己的创作经验与心得中,提炼出关于童年、动物等八个关键词展开阐释。其次,或许张炜还担心仅凭自己的写作经验对这八个关键词的解读还不够厚实,于是就又从自己广博的阅读中,精选出古今中外若干最伟大的作家和作品作为自己阐述的旁证,这八个关键词同样也是那些中外文学大师们的文学实践中虽未必完全雷同但也确是很难绕开的一些基本母题。这样一本新作,于张炜而言,是他自己创作与成长的心灵之道;于阅读者而言,则是为他们解读文学经典,直抵心灵深处进而引发共鸣提供了一把密钥。
4 对《文学:八个关键词》的评价,重要的不是复述它的基本内容,也不是简单抽象地描述这部著述是如何从自己的创作经验入手,以一种别致的角度和敏锐的洞察,再透过温暖睿智的字里行间来烛照文学、洞见人生。而是要由此考察和分析张炜提出、分析和评说这八个关键词的基本立场和基本的价值取向。
5 对文学审美的推崇与执守是张炜本次授课中十分强调的一个基本原则。以第三讲讨论 “荒野”为例,他首先廓清“荒野”与“大自然”的关系,进而明确“谈荒野的意义,是着眼于这样一个命题:与荒野建立怎样的生命关系”。因为“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从网络时代繁复而虚幻的人工造物中有所超越,当然首先是思维的超越。从精神和心理意义上看,荒野常常会激发人类的审美崇高感,因为它没有或少有人工的创制,充满了原始的生长”。接下来,他对英国作家哈代的《还乡》《远离尘嚣》和《无名的裘德》以及勃朗特三姐妹笔下的 《呼啸山庄》和《简·爱》等名作中如何处理“荒野”进行了周详的文本解析;有了这样的标杆,再反观我们当下的一些现状,张炜说:“我们当代文学中的荒野已经变成了生僻之物”。而“进入现代社会,科技的商业主义的进一步增强,它比较实体和精神的大自然样态,显得更为干燥和缺乏诗意”。“农业文明被工业文明所代替,作为一种进步引起很多写作者的欢呼雀跃”,“支持这种观念的文学理论也振振有词,动辄言说历史、道德、社会变革,并不关心语言艺术的特质,更无视文学审美的演变”。对这类现象,张炜不无忧虑地认为:“如果文学批评对语言艺术本身没有兴趣,完全忽视和背离了语言,一定会对作品的温度、质感、诗性、幽默感,包括对意境的情思疏失无察”,这种“审美力一旦丧失,无论堆积多少知识,暴发多少社会热情,都是不可弥补和挽回的”。从以上不厌其烦的引述中不难看出:审美二字在张炜心中居于何等重要的位置,当然,这不意味着他对文学社会的、历史的以及道德的功能不看重,而只是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如果离开了审美来讨论其他,则无异于“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了。
6 对道德理想的坚守与张扬是张炜创作和阅读作品时始终坚持的一条红线。在《文学:八个关键词》中,张炜触及的中外文学经典名著甚多,但十分突出的一个价值取向便是看作品中所传递出的道德与理想指向如何?如果我就此下一个“简单粗暴”的判断的话,那就是对向上向善者扬,向下向恶者抑。一个典型的案例便是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金瓶梅》的评价,张炜在这八次授课中,有三次提到了《金瓶梅》,他虽然承认《金瓶梅》有认识价值,“市井生活的鲜活逼真,细节的绵密与人物的生动”,但他更是鲜明地认为“有这样的论者,开始热情洋溢地判断其为超越《红楼梦》的‘伟大杰作’。好像正因为格调低下、趣味丑浊,才要被推到这样的位置”。“失去坐标的评判是危险和荒谬的,它表现出人的软弱、对恶俗的妥协和机会主义”。事实上“像《金瓶梅》那样肮脏的性描写”, “肯定不能在‘世界性’中立足”,作品“很颓丧,精神溃败,对文明和文化造成了不可修复的损伤,形成了一块溃疡”。其实,不仅是对《金瓶梅》,对《三国演义》《水浒传》中存在着“江湖义气、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等一些“很恶劣的元素”,对毕加索晚期的创作,对亨利·米勒的《北回归线》等其他大家名作的评判,张炜对道德与理想的坚守都表现得毫不动摇。
7 向中外文学经典有区别有差异的致敬表现出张炜面对大师时的鲜明主体性与理性。《文学:八个关键词》充分展现了张炜阅读的宽度与深度,全书到底涉猎了多少文学大师和经典名著本人没有详细统计,但肯定是在三位数之上,从古到今,从西到东皆有涉猎。仅以第一讲“童年”中先后出场者为例,中国的就有老子、孔子、孟子、杜甫、王维、韩愈、欧阳修、苏东坡、鲁迅、戴望舒、萧红、胡适、丰子恺等;外国的则更多,如马尔克斯、普鲁斯特、托尔斯泰、马克·吐温、惠特曼、福克纳、叶芝、谢默斯·希尼、汉姆生、塞万提斯、乔治·桑、陀思妥耶夫斯基、普希金、高尔基、弗洛依德、海明威、里尔克、安徒生、卡夫卡、雨果、巴尔扎克、哈代、博尔赫斯、劳伦斯、契诃夫、麦尔维尔、杰克·伦敦、狄更斯、卢梭、左拉、斯坦倍克等,看着这样一份群星灿烂的名单,脑子中相应就会出现一连串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这些在张炜的心目中虽皆为大师都是经典,但又明显存在着细微的差异,不是一味地膜拜,而是一种有差异有区别的致敬。能够做到这一点真的不易,面上呈现出的虽只是一种态度,但支撑在这种态度背后的则更是一种能力与品格。
8 四十余年的创作实践,海量的经典阅读,汇聚在这本25万字的授课笔记中,体量不大分量不轻,这是一位思考者的脑电图,透过那不断跳动的波长与波频,我们可以明白的是张炜何以建构成那跨越时空的古船、攀登上那绵延不绝的高原;而我们无从判断的是:张炜的下一步究竟又会迈向何方?
作者:潘凯雄(作者为知名文艺评论家)
编辑:周敏娴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