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里来了不少小观众,有一些看起来身高并未达到音乐厅常规进场的最低限制1.2米。原来,这是上海交响乐团特意为孩子们送上的身高满1米就能前来聆听的专场音乐会。驻团指挥张洁敏执棒上海交响乐团,携手“燕子姐姐”陈燕华,呈现了由美国童书作家、作曲家凯伦·勒弗拉克,根据著名的儿童读物创作的多媒体管弦乐新作《博物馆奇妙夜》,为孩子们送上一份别出心裁的儿童节礼物。
除了降低身高限制,上海交响还再次开启一晚连演两场的模式,与“燕子姐姐”分别在18:00和20:00登台,以让更多小朋友在“六一夜”收到这份音乐礼物。来自宝山的6岁小朋友子越买的是8点场的票,6点多就已经早早来到现场。“听妈妈说台上的叔叔阿姨还会模仿这些小动物。我以前只在动物园里看到过狮子和老虎,不知道这里也有。”9岁的周沫本以为音乐会可能会枯燥,可没想到全程看得津津有味。“故事很好听,小提琴能变成象鼻子,真神奇,指挥姐姐也好厉害,用一根指挥棒就让所有人懂她的意思。”
《博物馆奇妙夜》是凯伦·勒弗拉克根据著名的儿童读物创作的多媒体管弦乐作品。据勒弗拉克说,灵感来自“当我们自己孩子年幼时,我我们时常去纽约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后来,我的儿子们也把他们的孩子带到博物馆……我发现博物馆里过夜寻宝的故事,可以成为一个向孩子们介绍博物馆的完美载体”。
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梅森的小男孩在生日这天去自然博物馆参加过夜派对的故事。梅森和他的伙伴们通过不断解锁线索,跟随故事的主人公从太空馆一路解锁闯关,经过恐龙馆、非洲哺乳动物馆、矿物岩石展厅、生物多样性展厅,看到热带雨林里漫天飞舞的蝴蝶,最终在海洋生物馆中结束了充满奇幻色彩的探索之旅。
谈及如何与孩子交流时,勒弗拉克说“当我与儿童交谈时,我的神情变得不一样,眼神会更有表现力,声音更温和,感情更丰富”。音乐中,她同样情感充沛,充分运用不同乐器的音色,惟妙惟肖地描绘出不同动物的特色。定音鼓刻画的恐龙、大提琴描绘的蝴蝶,让孩子们心神领会,非洲馆里铜管模仿大象的嘶鸣后,弦乐演奏家们纷纷举起手里的乐器来模拟大象的鼻子,更是让孩子捧腹大笑。
整场音乐会在“燕子姐姐”娓娓道来的讲述,和旋律动人、音色丰富的音乐中拉开帷幕。除了演奏和表演,作品的每个乐章中间,“燕子姐姐”都会辅以活灵活现地朗诵,通过语言和表情来来介绍音乐表现的内容,描述在博物馆见到某个动物或者有趣的场景,讲解与音乐相辅相成,让博物馆的奇妙之旅更加通俗易懂。
其实,现场很多带着孩子前来的观众,当年都是“燕子姐姐讲故事”的“粉丝”,节目里丰富好听的配乐,抚慰了他们的童年。
“相信本场我与上海交响乐团合作的《博物馆奇妙夜》,能为孩子们打开一扇通往音乐世界的大门。”对于孩子与古典音乐的关系,有着不少铁杆粉丝的“燕子姐姐”非常有发言权。“讲故事配上古典音乐,可以使音乐成为故事中的一个角色,帮助孩子在熟悉故事的同时喜欢上古典音乐,培养他们的审美品位和习惯。配乐虽然在故事里是一段段的,但是配合故事反复听以后,对孩子来说变得耳熟能详,以后再听音乐会就像遇见老朋友一样,因为这些音乐曾经打动他们,这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摄影:叶辰亮
作者:姜方
编辑:郭超豪
责任编辑:王彦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