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青海要在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上走在前头。青海对国家生态安全、民族永续发展负有重大责任。必须承担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负责。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指导,青海省广播电视局、上海广播电视台制作的大型生态文明纪录片《青海·我们的国家公园》将于3月12日起在上海东方卫视、浙江卫视、湖南卫视、湖北卫视、云南卫视、河南卫视、青海卫视首播。
打开中国植被分布图,西南部的白色冰川与褐色的高山裸岩之间,有一处被大片翠绿色覆盖的土地,无数毛细血管般的溪流自此发源汇集,一路东去。这里就是三江源地区,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每年输出600亿立方米清洁水。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的腹地、青海省南部,河流密布,湖泊、沼泽众多,雪山冰川广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湿地面积最大、河湖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每年5月到10月上旬,冰川积雪和冻土开始融化,地下水、冰雪融水加上大气降水,给三江源带来丰富的水源。黄河总水量的49%,长江总水量的25%,澜沧江总水量的15%均来自这里。众所周知,长江是中国第一长河,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澜沧江是东南亚最大的国际性河流,三大河流贯穿大半个中国,滋养了中华大地,塑造了东方文明。因此,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青海生态战略地位特殊,是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两屏三带”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着这片土地,牵挂着“中华水塔”。
2015年12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再次提及了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建设,总书记强调,要搞好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统筹推进生态工程、节能减排、环境整治、美丽城乡建设,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使青海成为美丽中国的亮丽名片。
2018年初,国家正式公布《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青海三江源国家公园,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肩负着为全国生态文明制度积累经验、为国家公园建设提供示范的使命。
2019年8月,第一届国家公园论坛在青海召开,习近平总书记致贺信,指示:“生态文明建设对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经过几年的努力,三江源国家公园已顺利完成体制试点任务,通过了国家组织的评估验收,国家即将正式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
近年来,中国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了国家公园体制。三江源国家公园就是中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中国实行国家公园体制,目的是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安全屏障,给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自然资产。”
为了真实呈现、全面展现青海推进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成果,青海省广播电视局和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在国家广电总局的指导下,耗时一年多,制作了三集每集50分钟的纪录片《青海·我们的国家公园》。
三集设定:第一集《草·海》,聚焦黄河源、祁连山、青海湖,平衡的修复,循环与永恒;第二集《冰·河》聚焦长江源,关于生命的存在,万物生存的权利;第三集《峡·谷》聚焦澜沧江,自然的本真力量,旺盛野性的回归。通过跟随不同身份、不通职业的人的脚步,倾听每一个平凡个体在辽阔天空下的讲述,从科学的、诗意的、纯粹的、朴实的视角,来重新认识自然与人类,去探讨发展与平衡,纯真与永恒。
该纪录片主题突出、视角独到、画面优美,真实再现三江源国家公园、祁连山国家公园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的生态风貌,揭示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安全屏障、给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自然资产的重大意义,从而唤起人们热爱生态、保护生态的自觉意识。纪录片立体展现了青海山河之美、生态之美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对宣传大美青海,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潜力也在生态”的理论具有积极的重要意义。
纪录片《青海·我们的国家公园》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全方位展示青海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国家公园示范省、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生动实践。青海卫视将于3月12日至14日晚19:30播出。作为出品方之一的上海广播电视台,旗下多渠道也将共同推出该纪录片。
具体播出安排为3月12日至14日,每晚20:00在上海纪实人文频道播出;3月15日至17日,每晚22:00黄金时间在东方卫视播出;此外“百视TV” 、看看新闻app也将同步上线。
目前,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王硕工作室正在筹划《我们的国家公园2》,继续聚焦中国的国家公园,展现我国正努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
作者:王彦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王雪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