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山海情》讲述西海固的移民们在国家政策的号召下,在福建的对口帮扶下,将飞沙走石的“干沙滩”建设成寸土寸金“金沙滩”的筚路蓝缕征程。(海报)
“跺开西海固的一粒黄土,半粒在喊渴,半粒在喊饿”,“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这是曾经的 “中国贫困之冠”宁夏西海固的真实记忆,也是电视剧《山海情》里触人心境的台词。
今天,距离宁夏西海固历史性告别绝对贫困,刚过去了不足两个月时间,电视剧《山海情》踩着时代足音,将于晚间黄金档在东方卫视等全国五大卫视,以及三大视频平台开播。该剧以展现东西扶贫协作的“闽宁模式”为创作命题,聚焦宁夏西海固的脱贫一幕。剧中的故事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讲述西海固的移民们在国家政策的号召下,在福建的对口帮扶下,不断克服困难,通过劳动创造价值,将飞沙走石的“干沙滩”建设成寸土寸金“金沙滩”的筚路蓝缕征程。
作为“理想照耀中国——国家广电总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电视剧展播”剧目,《山海情》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策划组织指导,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申报立项,宁夏回族自治区广播电视局支持拍摄,正午阳光出品。一批国产电视剧的中坚力量为这一重大题材集结:高满堂任剧本策划,王三毛、未夕、小倔、磊子、邱玉洁、列那编剧,孔笙、孙墨龙执导,侯鸿亮任制片人,黄轩领衔主演,演员表中还有张嘉益、闫妮、黄觉、姚晨、陶红、王凯、热依扎、尤勇智、郭京飞、祖峰、白宇等中青年实力派。
用“众星云集”来形容《山海情》的阵容毫不夸张。但在主创们看来,“闽宁模式”是中国奇迹的一个缩影,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创作命题。而该剧所展现的脱贫故事,不仅仅是在阐述一个地区的物质发展、精神发展历程,还聚焦放大其中“人”的故事。所谓“数星星”的班底背后,真实的脱贫攻坚一线群像才是了不起的主角。朴实奋斗的当地百姓、基层扶贫干部、福建帮扶干部、专家以及各行各业的真实的人,都是演员们希望通过作品让更多观众知晓的凡人英雄,也是壮阔时代下每一个具体细微的人的奋斗。
今晚开播的第一集将以影像复刻把观众一同带回上世纪的西海固。彼时,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了让西海固贫困地区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实施“吊庄移民”政策,动员乡亲们从山里头搬到银川附近的平原,发展生产,再建新家园。但是,他们移民搬迁的目的地玉泉营,并非一片已建成的乐园,而是块等待开荒拓土、从零建设的新家园。弃家而投奔一片荒土,这个看起来不可思议的决定,遭到了涌泉村吊庄户集体“潜逃”回村的抵制。政策怎么推进、脱贫这场久久为功的战役怎么打,成了当时的难题、今天戏剧的冲突点。
主演黄轩介绍,他饰演的马得福是一位将青春献给脱贫事业的基层干部。他从农校毕业的第一件事就是追回家乡涌泉村里“逃跑”的吊庄户。然而,“蚊子都能把人给吃了”“饿得直吐酸水”……村民们不愿离开村子的理由五花八门,马得福描绘的“塞上江南”美好预想也还差得太远,搬迁动员迟迟没有突破性进展。直到一群娃娃结伴走出大山的举动震惊了村庄,“有奔头,就不算苦”的奋斗激情点燃了众人。
黄轩说,作为西北人,他是在这次出演《山海情》时才第一次走进西海固,了解到那片土地上发生的千年奇迹。当他与乡亲们交流,与基层干部们交心,他的心反复被震撼着,“这批具有信念的人带领那么多乡亲脱贫致富,演完这个角色后,我由衷地敬佩他们”。他希望,这个有情怀、有情义、有价值的故事,这个关于我们国家真实的奋斗故事,能通过电视剧被更多观众了解。而一部电视剧记录时代、讴歌时代的价值,也莫过于此。
作者:王彦
编辑:苏展
来源:文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