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艺术什么样?看看正于上海西岸艺术中心举办的第二届艺术与设计创新未来教育博览会(以下简称“教博会”)就知道。
尽管在疫情之年举办,行至第二年的教博会竟然还在扩容!
一方面,展览面积增至A馆、B馆两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将众多艺术与设计院校因疫情而未能如期举行的线下毕业作品展搬进展会,并罕见地将不同院校的毕业作品集结在一起;
另一方面,在主展厅独立策划布展的全球顶尖艺术与设计院校扩大到近20所,包括柏林艺术大学、莫斯科英国高等艺术与设计学院、曼彻斯特艺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向观众呈现该校师生最新的教学成果。
传统架上绘画占比较少,未来艺术发展的趋势是跨界融合
徜徉在展厅,观众一不小心便会产生逛科技类博览会的错觉。这里的传统架上绘画作品占比已经很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三维作品,是艺术向社会、经济、文化等学科的延伸,并且不少都运用了新兴的科技手段。而这也正是未来艺术发展的趋势——跨界融合。
中国美术学院带来了《未来书写:姚大钧 + Open Media Lab》。2010年姚大钧在中国美术学院全新的跨媒体艺术学院创建了 Open Media Lab;之后十年来,开放媒体系坚持以未来学为导向,以科幻作为方法,持续思考文化、艺术、科技的融合。其中有件作品是多屛影像装置《校对》,通过卫星的人类上帝视角让GPS遥感卫星成像技术和中国的传统水墨混合,让现代人的视角和古人的视角相对对话。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直接把汽车搬来了展览现场,带来的展示是关于汽车个性化仪表盘的。这个团队目前已为汽车用户群体量身设计了符合他们兴趣爱好的30余款个性化仪表主题,用户可根据心情和环境氛围随意更换仪表主题。其中一部分已在汽车皮肤商店上架,并广受好评。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充分调动起木头材质的特性带来了关于凳椅的奇思妙想。这些设计兼具造型和实用功能,让人看到未来居家生活的可能。
卡尔斯鲁厄艺术与设计大学带来《沉“金”式声音艺术》,以声音基础和探索声音在媒体艺术中的意义为侧重点。作品包含了3D录音及再造系统的处理、心理声学的观念和认知、以及对实时空间音频处理的数字技术,并引入了有趣新颖的创新技术,例如算法和生成作曲或交互式音乐。
即便是相对传统的油画、雕塑、版画等专业,也在本届教博会上展示出有别于以往的面貌。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干脆在展厅里开放教学,令现场观众感受雕塑教学方式的特色——研讨、教学相长,并且特别强调学会面对具体情境作出思考——展厅20米的挑高空间与学生日常学习和做作品的环境完全不同,摆在学生面前的是此前从未遇到过的空间问题。
艺术与设计院校的学生们带来的毕业作品,同样让人看到有别于传统艺术的“脑洞”。
英国格拉斯哥美术学院的程飒带来了毕业作品《残》,以战争中房子烧毁后的废墟为灵感,思考战争对于生活在和平时代的人来说留下了什么。
伦敦艺术大学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的李令书带来了一整套服装设计作品《Bon Appeti》,融入了戏剧、表演、童话、哲学等元素。
来自皇家艺术学院的黄梦珠带来的毕业作品《楚门世界》,是一件由数十根细长木棍组成的互动行为装置。这其实也是一个游戏。
在数字时代的艺术学校,老师更应成为领路者,而学生更应成为创造新工具的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跨界融合的艺术创作趋势之下,艺术与设计院校的教学以及教师的职责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本届教博会上,一系列汇集专家学者的“脑力风暴”都从不同视角不同主题探讨艺术与设计教育的现状以及前沿学科的发展。
在数字时代,艺术和设计教育的结果是人而不是产品。这是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副校长兼教务长 Naren Barfield给出的观点。他认为最好的教师是让学生毕业后不再需要教师——因为学生已经能够自力更生。因此,艺术和设计教育需要培养的是独立、有创造力、有思想的人,他们要了解背景以及当代世界的复杂性和联系性。
“通过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教师不再是指导员,而更多的是领路人,是同伴一般的创造者,但拥有更加完善和复杂的认知图谱,减少学生手工技巧的工作,更多地帮助他们了解思想、关系、文化、连接分散的点并形成网络的能力。”Naren Barfield说。
“艺术学校必须成为新一代数字文化生产者的试验场,致力于社会参与的实践和环境的可持续性。”索尔福德大学艺术媒体与创意技术学院的艾伦·沃克指出。对此,他认为学校应与不同行业保持密切的联系。
尽管艺术与设计院校的专家们一致认为,新的数字工具和方法为今天的艺术创作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但英国格拉斯哥美术学院造型学院院长阿利斯泰尔·佩恩指出,数字技术的发展与基于传统手工技能的学科并不冲突。相反,基于传统手工技能的学科可以支撑技术的创新,并为数字化方法的实践提供进一步的支持。
首届“上海高校艺术与设计类青年教学竞赛”颁奖也在本届教博会期间举行,鼓励和表彰具有创新实践精神及教育情怀的年轻教育工作者。竞赛由上海市教育工会和市艺术教育委员会联合主办,
上海35所高校157位艺术与设计类的青年教师报名参与。最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中韩多媒体设计学院的俞丰获得特等奖,另有一等奖三名、二等奖六名、三等奖十名、优秀奖十名。
评委代表、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教授倪志琪指出:“我作为一个从上世纪80年代初任教至今的老教师,见证了上海艺术设计类教育的发展历程。评审中我们发现有不少年轻老师非常有创意地设计课程,运用了大量新科技新媒介,分析国际视野。”
评委代表、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教授 Constantinos Terzidis则提到,评委们在评审中激烈讨论的一个问题是,处于快速变化的时代,究竟应该让学生成为熟练使用新科技新媒介的人才,还是应该培养他们成为一个创造新工具的人才。“技术也并不能完全代替人脑的思考,未来不仅仅关乎时间的流逝,更关乎人们思维的转变。”
作者:范昕
编辑:徐璐明
责任编辑:王彦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