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高等教育该怎样回应时代之需?如何更全面培养专业学位舞蹈艺术人才?10月31日,2020舞蹈高等教育学科建设论坛暨长三角舞蹈教育发展论坛,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举办。论坛汇集了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上海戏剧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二十余所专业科研机构及高校的专家学者和教师代表,畅谈舞蹈教育突出问题,探索解决路径。
舞蹈高等教育作为舞蹈的最高层级教育,不仅是筑梦育人、培根铸魂的关键“升华”期,更承担着当代中国舞蹈艺术体系建构的重大使命。如何应时代之需继往开来,面向舞蹈高等教育的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关乎舞蹈事业的全局与未来。与会专家认为,要牢牢把握住舞蹈高等教育的核心要义,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提高舞蹈高等教育的理论站位。坚持与时代同步伐,既要充分继承舞蹈高等教育所积累的宝贵经验,更要应时代之需、寻发展之变,发现和分析当下舞蹈高等教育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探索其有效解决路径,明确未来正确的发展方向。
论坛由中国舞蹈家协会、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旨在回顾与总结“十三五”期间中国舞蹈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经验;加强中国舞蹈高等院校尤其是长三角院校之间的交流,建立长三角舞蹈高等教育联盟;夯实舞蹈学科建设的方式与路径,落实学科建设与专业内涵建设的有机融合共商共举,共同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舞蹈学科,助力中国舞蹈高等教育在“十四五”期间获得新的发展。论坛开幕式由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院长陈家年主持,论坛主旨发言由中国舞蹈家协会理论研究处处长唐坤主持。圆桌论坛分别由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张麟、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副院长周蓓和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副院长许薇主持。
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江东教授从中国舞蹈学与中国舞蹈教育的关系出发,探讨了舞蹈学应在高等教育中发展,相辅相成的理念。原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王伟教授站在时代之需和创新发展的角度,从学术研究、课程建设、评价体系、导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对专业学位舞蹈艺术人才的培养进行了全方位的思考。
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许锐教授站在舞蹈艺术自身的特性为切入点,既强调舞蹈学科自身建设上的差异化和特色化,也应突出音乐与舞蹈学科的合而不同的建设思路和方法路径。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茅慧教授从研究生培养的基础学养入手,探讨了舞蹈研究生教育中的“史观”培育。中国文联舞蹈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舞蹈》杂志执行副主编张萍以《以思维建构与原理匮乏——舞蹈教育的繁荣》为题,提出高等教育是对舞蹈思维的教育形态,因此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都应该探寻舞蹈核心的原理和法则。
与会专家还就“民族英才班”人才培养、中国芭蕾舞学派学科建构、应用型舞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舞蹈学理论课程建设、舞蹈高等教育的目标定位等话题进行了经验分享。中国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芭蕾舞、舞蹈编导、国际标准舞、舞蹈音乐6个学科专场进行,重点突出学科共性问题的梳理与讨论以及学科建设视域下的专业内涵问题研讨。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教师代表分享了各自院校在舞蹈学科建设中的经验,还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展进行了深入探讨,各个会场都气氛热烈,发言踊跃。
本次论坛受到学术界的密切关注和热烈响应,为舞蹈高等教育研究者与一线教学工作者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交流平台。张麟表示,本次论坛既从宏观层面高屋建瓴地对舞蹈学科建设的方法原理进行追问和思考,又深入到学科建设的抓手和实践环节,就专业建设中的理论学术问题进行了探讨。这些观点都触及到舞蹈学科建设中的核心领域和关键问题,舞蹈高等教育中的学科建设既要立足于舞蹈艺术的本体特性,找寻内核原理,解决舞蹈艺术的基础性问题,又要拓展边界,融合创新,贡献舞蹈艺术面向未来的理论体系。
作者:宣晶
图片:视觉中国
编辑:徐璐明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