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晚,嘉定区文化馆秀舞台成了孩子们的世界,2020年市民文化节青少年传统文化大赛颁奖典礼暨校园中华戏曲大赛展演在这里举行。戏曲大赛展演分为“古韵新生”、“戏润童心”、“梨花初绽”、“后继有人”四个篇章,蓝天、严庆谷等专业演员及非遗传承人与孩子们携手登场,带来了精彩的表演。市民文化节青少年传统文化大赛和校园中华戏曲大赛颁奖典礼也于当晚举行,两百位青少年分获“青少年传统文化知识达人”、“百名校园戏曲之星”称号。
于绿水青山中,寻找传统文化的根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是描写哪里的诗?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中的“霰”指什么?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是谁的诗句?
今年市民文化节青少年传统文化大赛以“绿水青山”为主题,寻找传统文化的根。大赛自六月份启动以来,在全市16个区同步开展网上海选,吸引了8万余名青少年热情参赛。活动期间,各区图书馆相继开展了相关主题讲座、互动体验等,引领青少年了解并熟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从中汲取成长的力量。今年因为疫情,整个赛制做了调整,嘉定图书馆馆长黄莺感叹:“最让我高兴的是今年有这么多的孩子参与到活动中来,与往年不同的是,我们在提供学习的资料中,不仅仅采用文字资料,还有很多专家评委亲自‘现身’讲解及一些小动画献给孩子们。最让我感动的是,我们的评委们为了让孩子们学到东西,在疫情期间克服困难精心录制了知识讲座、诗词赏析的视频,还列出了阅读清单,让绿水青山、美好的事物及情感抚慰孩子们的心灵。”
“网上答题期间文学大咖们的视频教学,让我学习到不少知识。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积淀的精华,字词的精炼,让我沉醉其中。有时候在家弹弹古筝,还会想想配首什么诗词,朗读给弟弟听,让他也体验古诗词韵律的魅力。”上海市延安实验初级中学的杜映瑶说。复旦实验中学14岁的张子优说:“古诗词带我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穿越时空,了解古人的生活,体会人生不同的境遇,感受不一样的美好。”上海市教育学会宝山实验学校周臻伟认为,古诗词,在他与外界隔绝之时,给他带来了快乐。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而田园诗词,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个大门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评委杨焄指出,孩子们接触大自然的机会不多,希望能让他们首先在诗词中“游览山水、体悟生命、感受自然”。当他们读懂这些诗词,接受了传统文化的熏陶,保护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就会深深地印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
很多参赛的孩子发现,比赛中赛的不仅仅是文学知识,还有很多地理、历史知识,引申出很多学校老师没有讲过的知识。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评委杨先国认为,语文学得好、作文写得好,绝对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自己阅读出来的,“要多读,读经典。”老师只是引进门,指方向。还有一本更大的书,就是大自然,他鼓励孩子们多走出门,接触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学习。“现在的孩子出门很少,有的孩子,上海之外的地方都不太清楚。”他指出,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句诗中,有的孩子背过,知道这是描述西湖的,却不知道西湖在杭州。
孩子们的参赛热情让评委们十分感动,他们以小学和中学为主,个子高矮不一,尤其是一些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们,站在答题桌前,脸都露不出来。嘉定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连忙拿来准备好的凳子、垫子,让小朋友们踩上去。这个动作给在场的评委、选手和家长们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两个男孩,每答对一题就振臂高呼,“他们十分享受这个过程”。
孩子们对诗词的喜爱得益于家长的早期培养,参赛的大部分孩子都是从2岁到4岁开始读背古诗,诗词已经成为孩子们普遍的启蒙教育。“腹有诗书气自华”,孩子们可以从诗词中汲取向上的精神力量。主办方在对参赛孩子的调查中发现孩子们最喜欢意气风发的诗词,反映了他们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豪壮开阔、岳飞《满江红》气势磅礴、李白《将进酒》情感奔放、《行路难》勇往直前,杜甫《望岳》的雄心和气概、郑燮《竹石》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决心,《木兰诗》替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精神……孩子们在诗词中开阔心胸,不知不觉中塑造了孩子的个性。上海市黎明小学8岁董泽君的家长说:“古诗词给我们带来了特别温暖的亲子时光,让家长和孩子在学习中一起成长,得到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学的熏陶。”
孔子云:“不学诗,无以言。”诗词提升了他们对美好事物的鉴赏能力,提高了对自己内心情感的表达能力。嘉定区普通小学白银路分校8岁的王辰熙告诉记者,以前看到美景,他只会说:“哇塞,好美呀!”如今,他看到岳阳楼,看八百里洞庭美景,会感叹:“真美,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和他有同感的孩子还有很多,看到荷花,他们会想起“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看到梅花,他们会想到“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诗词中内蕴的中华优秀文化及思想让孩子们更加知书达理。金山区第二实验小学9岁的戚文浩在参赛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是突围赛中的一幕:一位选手胜出后向另一位选手鞠躬致敬。而“不学礼,无以立”,正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诗书礼仪。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兼收并蓄、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给了中国人无穷无尽的滋养,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嘉定区表示将把传统文化知识大赛持续举办下去,希望更多的孩子参与进来。
将传统戏曲的美,“唱”与你听
2020年上海市民文化节校园中华戏曲大赛于今年5月份启动,经过市教委在全市各中、小学、高校和戏曲专业院校的层层筛选,近150位戏曲小达人在嘉定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参加了决赛,最终评选出了“百名校园戏曲之星”。每两年举办一次的市民文化节校园中华戏曲大赛,为所有热爱戏曲艺术的“莘莘学子”们搭建了一个学习、展示、交流的平台,展示上海青少年戏曲传承的成果的同时,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年学子中的传承、发扬添砖加瓦。
历年来青少年戏曲大赛中京昆戏曲组占大头,今年京昆戏曲组的参赛人数首次与地方戏曲参赛人数持平,在疫情之下,地方戏曲参赛人数不降反升,涉及的剧种也越来越丰富。而昆曲表演水平提升明显,无论是少儿组还是幼儿组,进入决赛的人数都增加了不少。更令主办方和评委惊讶的是,今年的京昆和地方戏两个组别来自幼儿园的幼儿组总人数都比往年有所增加。看着萌萌哒的孩子们在台上咿咿呀呀地唱着戏,“可爱极了!”评委们高兴地说。总体而言,这届青少年戏曲大赛孩子们的作品更多,表现力更成熟。嘉定区文化馆副馆长田甜感慨:“青少年戏曲大赛我们做了好几届,最开始的时候我们很担心会不会没太多人报名,但是孩子们参与的数量和热情都让我们欣喜。有的孩子年年来,看着他们个子越来越高,舞台表现力、唱功越来越成熟,我们内心充满成就感。”
不少小朋友从四岁就开始学习戏曲,在介绍自己为什么会喜欢上戏曲的时候,很多孩子们给出的理由是:戏曲的美尤其是扮相之美吸引了他们,成为学习的“初衷”。同济大学附属实验小学一年级储晔茜小朋友回忆起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就是第一次穿上水袖的时候的兴奋感,“感觉自己就像仙女下凡一样”。大赛评委,上海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沈伟民看着少儿戏曲一步步规范、成熟、水平越来越高。他认为,在美育越来越受重视的当下,戏曲进校园除了让孩子们对中国传统戏曲有了解、认知,还通过一招一式一板一眼的呈现,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体验美的教育,追求美的理念、美的意识,这些将让未来的生活更美好。
上海松江三湘四季幼儿园五岁半的薛佳沄通过学京剧知道了很多故事,能和小朋友更好的相处了,还感受到老师和父母的辛苦。求知小学8岁的贝伊勒学习沪剧4年,学会了说上海话,“沪剧中的许多剧目也让我对近代史,革命史有了更多的了解”。7岁的张艾心5岁开始学昆曲,记忆最深刻的是云帚太长了太重了,一开始根本挥不起来。压腿、爬摸打滚、包头这些很多孩子都曾经碰到的困难和苦都让他们印象深刻,学戏虽苦,但是孩子们却从中获得快乐和成就感,有的孩子还认为这是学业之外的一种生活调剂。他们还切身体会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戏曲作为一门古老而又新颖的“早教课程”,也成为家长们不错的选择。戏曲中蕴含着传统中华文化的精髓,这样的艺术最适合站在世界的舞台上与世界对话。
戏曲受到青少年的喜爱,在青少年中的蓬勃发展,与上海大力推进戏曲进校园分不开。沈伟民介绍,上海这几年在戏曲的传承上加大了力度,除了各剧团都开有针对青少年的戏曲培训班,越来越多的专业戏曲工作者、名家亲临校园第一线进行戏曲教育培训导赏。各区也很重视这一块,有的区成立了推进小组,有的把专家请进校园成为长期项目,成立名家工作室。
评委、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严庆谷认为,青少年的传承与家长的大力支持也密不可分,这也是这些年戏曲在青年群体中推广取得的成果。调查发现,参赛的孩子们的父母来自各行各业,有医生、有航天电子研究所工程师、电光产品研发人员、外企世界五百强员工、老师等等,他们都有一颗“中国心”,支持孩子们从小学戏曲。评委、上海京剧院一级演员吴璇认为,青少年戏曲的传承还可以通过孩子带动一家人两代人或者三代人“陪学”、“陪看”,培养更多的专业观众,一举多得。比赛中,上海沪剧作为地方戏组比例也越来越大,这与上海这座城市越来越重视乡音的普及发展,地方方言的保护有关,不少新上海人也积极送孩子学习沪剧,希望藉此学会上海话,融入这个都市。
评委们普遍认为,大赛重在参与,孩子们未来也不一定需要成为专业演员,成为专业观众对戏曲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七宝明强第二小学10岁的朱文漪昆曲《扈家庄》给评委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小年纪的她已经参加了好几届青少年戏曲大赛,届届都取得了好成绩,而且不断在成熟。她未来准备做一个“高级票友”,“我要像张伯驹一样通晓音韵,与京昆前辈大师谈论古今;像张充和一样度曲百年,100岁还能‘长清短清’展妙龄少女神态。”
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的回信中强调,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评委们建议,大赛结束后,在今后的群文展演中,给予孩子们更多上台表演、展示的机会。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办,上海市戏剧家协会、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上海市嘉定区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局承办。
图片:上海市民文化节提供
作者:李婷
编辑:陆纾文
责任编辑:柳青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